“大風口”變身“聚寶盆” ——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效應觀察
2015-11-27 08:48:38
Landbridge平臺
地處祖國西陲的阿拉山口,是新疆著名的“大風口”,風起沙揚之際,讓人望而生畏。然而,11月初,記者在這里看到的卻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列列載貨火車駛向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不遠處的公路上,是滿載著貨物排隊等候檢查通過的哈方汽車車;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被打包的進出口貨物整齊地堆放在貨艙內外,工作人員開著叉車往返搬運
……
“隨著綜合保稅區的建設,昔日的阿拉山口這個‘大風口’已經變身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聚寶盆’。”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王新春自豪地說,綜合保稅區批準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企業來這里洽談,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和優勢產業“聞風而來”,希望借助綜合保稅區這個平臺揚帆出海。
“聚寶盆”效應吸引企業聚集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由東南沿海向內陸腹地梯度遞進,向西開放逐漸成為我國向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的重要突破口。從這個意義上說,2011年5月,國務院在阿拉山口批準設立綜合保稅區可謂“生逢其時”。
更何況,它的所在地阿拉山口的地緣優勢無可比擬。
站在歐亞大陸的位置來看阿拉山口,它就是新亞歐大陸橋“隴海線”的要塞和中樞,是中國開拓中亞、西亞和歐洲市場的聯結點。依托新亞歐大陸橋,阿拉山口口岸通過鐵路、航空、公路和管道聯通了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我國11個省(區),輻射了世界3970萬平方公里的陸域面積和沿線26億人口。
兩個“13億人口”的巨大商機,任什么企業都會垂涎三尺。更何況,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具有貨物入區保稅、出口退稅 、通關一體化等一系列政策優勢。無疑,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一批準設立,就成為博州的“聚寶盆”。
在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會上,阿拉山口的簽約金額達到了30多億元人民幣,涉及石化、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皮革深加工、木材深加工、進出口加工、綜合保稅區倉儲設施建設、現代物流等20多個項目。
四年來,阿拉山口這個集運輸倉儲、內外貿易、采購配送、展示展銷、加工制造、信息服務、海關監管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保稅區,已成為博州招商引資的洼地,越來越多的企業“聞風而來”,投資總額超過億元的項目不斷出現,就連哈薩克斯坦的企業也開始進駐。
僅今年5月13日這一天,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就迎來了中國神華海外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湖北孝棉實業集團、中鐵華信等多家企業來此參觀考察。
在保稅區管委會,前來辦事的阿拉山口添馬行交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祥跟記者介紹說,公司入駐保稅區后單月過貨量就達3萬噸,今后公司還將充分利用綜合保稅區終止國際聯運給予增值稅抵扣,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保稅倉儲政策優勢,結合自身高效的倉儲管理系統及完善的電子訊息系統平臺,配合龐大的國內陸路運輸,為客戶提供完善、安全、快捷的一條龍物流運輸服務。
“聚寶盆”效應顯而易見。 目前,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已吸引安徽華茂集團、阿拉山口添馬行交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哈薩克斯坦薩爾布拉克有限公司等41家企業進駐,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已達11.35億元人民幣,涉及國際貿易、物流服務、保稅倉儲、油氣倉儲加工、糧油加工等諸多領域。
通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一輛、兩輛、三輛……站在阿拉山口口岸一處高地上,記者仔細數了數從哈薩克斯坦開進來的貨運卡車,不到3分鐘,就有5輛。口岸的鐵軌上,不時有火車拖著長長的貨廂呼嘯而過。
“365天不停歇,每天口岸都很忙碌。”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蘇金祥介紹說,作為我國西部唯一的鐵路、公路、管道運輸三位一體的國家一類口岸,阿拉山口口岸的過貨量、海關稅收、貿易額3項指標均居全國陸路口岸前列,是我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擴大向西開放的重要關口。
阿拉山口對巨大的過貨量既自豪,又感到惋惜:不足30%的落地轉化加工率,讓阿拉山口更多地充當了“通道”。“這種‘看得到、吃不到’的滋味真不好受。”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招商局副局長劉志鵬告訴記者,“只有發展產業,吸引過往物資就地加工轉化,或者就地重組集散,才能將通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而如何讓更多產業落地,一直困擾著我們。”
隨著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的獲批投建,到2014年6月18日正式封關運行,阿拉山口的困境終于發生逆轉。
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的設立為阿拉山口從通道型經濟向區域綜合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抓手,綜合保稅區已經成為阿拉山口市乃至博州吸引企業落戶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進駐綜合保稅區的企業享有進出口保稅、退稅、免稅等特殊優惠政策,還享受進口貨物免配額、免許可證管理等政策,企業就地可以開展保稅倉儲、加工,使得原本只是經過阿拉山口口岸的資源更多的愿意留在綜合保稅區加工轉化,大大激發了阿拉山口的經濟增長活力。
來到綜合保稅區,現代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9.9億元油品倉儲加工項目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阿拉山口現代能源項目副總指揮王偉云說,“綜合保稅區有稅收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公司可以在這里把進口原油加工成潤滑油直接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可以大幅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
同樣看中綜保區的還有哈薩克斯坦的薩爾布拉克公司,公司在園區建設的年進口3600噸食用油精煉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在10月初開始投產。
“別看還在建設期,綜合保稅區的優勢已經充分凸顯。”蘇金祥介紹說,從2014年6月18日到今年6月18日正式封關運營一周年,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就吸引了41家企業進駐,完成過貨量47.06萬噸,貿易額達19.16億美元,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已使阿拉山口從單一通道發展為利用進出口能源資源落地加工的產業聚集區。
綜保區實現通關能力新提升
來到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二期建設工地上,這里機器轟鳴作響,運輸卡車進進出出,工人們在太陽下揮汗如雨……
“你看,道路、廠房、倉庫、辦公樓都建起來了,短短幾年,茫茫戈壁上就挺立出了綜合保稅區,真是不敢想象。”8月14日,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協管員李愛欣告訴記者。
2011年5月,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成為新疆第一個綜合保稅區,心里油然而生的自豪燃起阿拉山口干部職工沖天的干勁,短短三年多建設,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就于2014年6月18日正式封關運營。
目前,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一期5.608平方公里已經建設完成,正在建設二期工程,已累計投入7.23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建成標準化倉庫4座,標準化廠房2座,道路10條,企業服務中心22300平米,進出口商品展示展銷中心7025平米,散貨堆場十幾萬平方米,使得綜合保稅區承載企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孵化功能更加完善。
綜合保稅區不僅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新環境,還帶來了通關能力的新提升。從去年9月開始,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實施了先進區后報關、多票一報和簡化通關作業隨附單證三項制度,率先實施的“多票一報”制度,改變了以往“一票一報”的作業模式,貨物在進出后30天內實行集中申報,不僅為企業節省成本,還增強了貨物進出口的靈活性。
阿拉山口地平線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業之一。該公司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以“多票一報”方式,向區外運送液化石油氣780噸。“我們公司平均一個月需要報關200票。以前每到一批貨物都要進行報關,辦理報關手續時間約為一小時,預錄入費為30元一票。如果沒在工作時間內辦結報關手續,貨物就會停滯一天,不僅會產生一天的停滯費用,還耽誤公司其他作業。”阿拉山口地平線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宏洋說,“現在僅‘多票一報’這一項制度,我們公司一個月就可以減少近6000元成本,公司報關員也可以減少近200個小時的工作時長。”
為了進一步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和時間,使得通關更加便利,從今年5月份開始,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又實施了通關新政: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無需在阿拉山口海關辦理轉關業務即可直接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進行報關,企業可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擇口岸清關、轉關。
今后,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還將著力打造1個中心——國際物流分撥配送中心;6大平臺——進口油氣、進口糧油農副產品、進口金屬礦產品、進口木材、進出口消費品電子商務平臺、整車進口展示等倉儲交易平臺;培育4類加工制造業——油氣加工業、糧油加工業、建材加工業、出口機電及電子產品裝備制造業,進一步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吸引配套企業集聚,實現產業聚集效應。
王新春表示,綜合保稅區無疑將為企業的發展插上翅膀,必將帶來對外貿易的新繁榮。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