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的霍爾果斯絲路夢
2015-11-19 10:18:26
Landbridge平臺
新疆霍爾果斯區位圖
位于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邊境的霍爾果斯是一座擁有130多年通關歷史的百年口岸,它作為新疆聯系中亞各國的紐帶,一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幾經盛衰。20世紀90年代初,中斷多年的霍爾果斯口岸恢復向哈薩克斯坦及第三國開放,昔日門庭冷落的霍爾果斯再現客商云集。
記者在霍爾果斯邊貿城采訪阿不都
新疆哈薩克族商人阿不都·艾海姆,在霍爾果斯市經營一家多國產品的商店,俄羅斯的毛皮、伊朗的地毯、巴基斯坦的銅器、哈薩克斯坦的食品……阿不都風趣地說:自己的商店就是一個小聯合國。
游客在阿不都的商店里購物
今年50歲的阿不都,父母是早年從哈薩克斯坦到新疆定居的僑民。生在新疆、長在霍爾果斯的阿不都,從小就會講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和俄語等多種語言。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阿不都走上了經商的道路。
阿不都回憶:“我的姐姐到霍爾果斯來做生意,有一天她忙得很,叫我幫個忙。我去給她站了一天,賣一塊表掙80塊錢。”
阿不都每天持護照進入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做生意
1991年,中哈兩國政府同意霍爾果斯口岸向哈薩克斯坦及第三國恢復開放。大量中亞商人涌入霍爾果斯口岸,帶來俄羅斯手表、望遠鏡、套娃和皮毛,從中國商人手中換回服裝鞋帽等生活日用品。阿不都憑借精通多種語言的優勢,開始在霍爾果斯口岸擺地攤做生意,那年他26歲。剛來時也沒有本錢,把摩托車賣掉,把家里錢全部拿來,湊了一萬一千塊錢。那個時候整個霍爾果斯也沒有店鋪,就擺地攤,跑著做。哪個地方人多就搬到那個地方去。除了吃喝,剩下可以賺兩、三萬。
阿不都的商鋪所在的霍爾果斯國際商貿城
隨著邊境貿易日益紅火,霍爾果斯口岸建起了大棚市場,阿不都終于有了一個固定攤位。最初的順利讓阿不都有點兒沾沾自喜,看到別人賣服裝掙錢,阿不都也進服裝,沒想到口岸恢復開放初期,假冒偽劣商品泛濫,進的服裝讓阿不都栽了跟頭。別人進什么他們就進什么,最后錢貨兩空,賠慘了。
阿不都調整經營策略,直接到浙江、福建、河北等地進貨,出境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尋找供貨、進貨商。靠著誠實守信,阿不都結交了一批可靠的生意伙伴。他說:“河北一個朋友,自己拉一車貨來,把單子給我,讓我自己點去。多少錢的貨,幫忙把貨賣掉。不用打欠條,到年底來和我算賬。他很相信我,就這么簡單。”
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區連接哈方貿易區的通道
2006年,霍爾果斯口岸國際商貿中心建成,阿不都憑著能吃苦、講信譽成為首批入駐商戶。2011年,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封關運營,優惠的退稅免稅政策使這里一下子成為“黃金口岸”。精明的阿不都在合作中心開了一個更大的商店,從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進口的毛皮、地毯、食品和工藝品,到中國各類商品,琳瑯滿目,阿不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商人。他說,做生意靠的是誠信。走上正軌,大家都有錢了,條件都好了。
繁忙的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通道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霍爾果斯口岸建設全面提速,成為中國西部綜合運量最大、功能最為齊全的國家一類陸路公路口岸。2014年9月,口岸升級為霍爾果斯市,享受“特區”政策,中哈雙方持護照的客商可隨時出入邊境合作中心,每天前來旅游購物的中外游客達上萬人。
伴著霍爾果斯口岸的發展,阿不都執著地在這片邊貿熱土上編織著他的絲路夢。他感慨:“霍爾果斯從小鎮,現在變成市了,國家向西發展大的局面,確實好!”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