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阿拉山口海關關員
2012-07-11 14:57:40
Landbridge平臺
6月19日,阿拉山口口岸驕陽似火,最高溫達到37度,而阿拉山口海關監(jiān)管場所室外地表溫度突破50度。高溫下,現(xiàn)場關員依然在各個監(jiān)管現(xiàn)場堅守崗位,確保進出口貨物快速通關。
鏡頭一:“監(jiān)管是我的職責”
地點:海關監(jiān)管鐵路換裝區(qū)
時間:上午11:00分
人物:監(jiān)管科高濱 關鍵詞:現(xiàn)場巡查
鐵路換裝區(qū)內的混凝土堆場是集裝箱的“鋼鐵森林”,也正因如此,這里的氣溫要比其它地方至少高上5度。停在吊機下的火車無遮擋地暴露在灼熱的日光下,通體如同燒紅的烙鐵,在這種情況下巡查監(jiān)管場所和進行登車檢查無疑是份苦差,但監(jiān)管科的高濱顧不得這些,他說:“監(jiān)管是我的職責,穿這身制服就是干這個活的。”
鏡頭二: “天氣再熱也不能誤了查驗”
地點:海關05監(jiān)管倉庫
時間:上午12:30分
人物:查驗一科鄒慧
關鍵詞:生產設備
身處查驗崗位的鄒慧,是阿拉山口海關查驗一科唯一的女關員,同事們都習慣性地稱她“慧姐”。上午快下班時,鄒慧收到一票單子,是阿拉山口新恒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出口的一批石油生產設備,分裝在3個集裝箱里。由于設備太大,無法移動,只能爬到集裝箱里面進行查驗,一旁的報關員王川提議:“這么熱,不如等遲一點天氣涼了再查。”鄒慧說:“再熱也不能誤了查驗,效率最要緊。” 她一頭鉆進集裝箱內核對嘜頭、查勘貨物,三分鐘后出來已是“水人”一個,身上的查驗服早已濕透,緊緊貼在后背上,汗水順著臉頰滴到了手中的查驗記錄單上。站在一旁的報關員感慨地說:“這批設備早一刻放行,就能早一步拉到施工現(xiàn)場,工程也就能早一日開工。”
鏡頭三:“請你理解,這就是我的工作”
地點:阿拉山口公路口岸
時間:下午17:00
人物:查驗二科劉國偉
關鍵詞:車輛檢查
查什么最辛苦?“當然是外勤查驗入境車輛。”在入境貨車停車場,入關才一年的河北小伙子劉國偉回答。他單膝跪地,一只手撐在地上,一只手握著小鐵,不時地敲敲輪胎,聽聽車胎內有沒有夾藏物品,臉上、背上全是汗水,卻絲毫不敢大意。一旁的一個貨主見了,忙遞上冰涼的飲料,并熱心地表示可由自己代為核實封志,劉國偉斷然拒絕,貨主嘀咕道:“有必要那么嚴格嗎?”“請你理解,這就是我的工作。”劉國偉堅定地回答。20分鐘后查驗完畢,劉國偉用俄語對哈國駕駛員說:“一切正常,你已經(jīng)通過了海關查驗,可以入境了。” 據(jù)查驗二科科長徐博介紹,阿拉山口全年8級以上的大風要刮100多天,夏天氣溫能達到40度,但他們每天平均還要查驗90余輛的入境貨車,最多時一天查驗161輛入境貨車。
阿拉山口海關是烏魯木齊關區(qū)業(yè)務最繁忙的地方,近幾年進出口業(yè)務的不斷增長給海關的監(jiān)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阿拉山口海關根據(jù)口岸業(yè)務特點,實施24小時無節(jié)假日預約通關等便捷措施,在保證嚴密監(jiān)管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提高通關速度。據(jù)阿拉山口海關統(tǒng)計,1-5月份,口岸累計進出口貨運量823.84萬噸,下降0.9%;其中進口746.97萬噸,減少2.9%;出口76.87萬噸,增長23.6%。(李文/文)
作者:李文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xiàn)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lián)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