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預計到2035年 中國進出口貿易的50%來自跨境電商
2020-11-25 11:00:07
Landbridge平臺
11月24日消息,在“潮起錢塘·數字絲路”第五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演講中表示,自由貿易區的宏觀上的定位就是為國家和國家之間的FTA進行探索。
黃奇帆表示,我國之所以做自貿試驗區,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從宏觀上,為我國和國際上其他地區、其他國家共同推進自貿區服務。所謂自由貿易協定就是國家和國家之間要實現六個自由: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物流貨物流動自由、國際人員進出就業自由以及數字交易、數字經濟方面的國際流通自由。而國家之間,實現這六個自由就相當于建立了FTA。
二、以自由貿易區作為中國當下最為開放的一個地方,通過開放來解決我們四十年開放中的薄弱環節。
他指出,我國開放改革取得了成就,但還存在著金融的開放度不夠、服務貿易開放度度不夠、公共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度不夠、數字經濟指標落后的四個短板。
“而這四個短板要靠自貿區來解決,自貿區六個自由也是今后中國和外國搞FTA的基礎條件,FTA重要條款、協議條就是數字經濟交流的條款、金融開放的條款、服務貿易談判的條款,也就是教育、衛生、文化的條款,這些條款不到位,FTA一個都辦不成。”黃奇帆稱,在這個意義上講,自由貿易實驗區的任務上為國家FTA合作打下基礎,使我國形成新的開放高度、深度、廣度。
自貿試驗區的重中之重是解決四個內在短板問題,要在八個方面進行探索:
第一,準入前國民待遇。
第二,負面清單待遇。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
第四,工人職工的勞工權利保護。
第五,生態環境保護。
第六,所有企業不分所有制。
第七,數字經濟自由。
第八,更寬的領域,教育、衛生、文化等管制領域也能放開。
黃奇帆保守估計,到2035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35%是用跨境電子商務的形式來表達的,如果再“激進一點”,到2035年有50%的貿易量可能來自跨境電商。
(來源:億邦動力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