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跨境電商貿易標準吸收“中國智慧”
2018-02-26 09:38:32
Landbridge平臺
在跨境電商等全球貿易新業態領域,中國正成為規則制定者、引領者。日前,為期兩天的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在北京舉行。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大會重點討論了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標準框架》(下稱《標準框架》)。這是首個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指導性文件,有望在今年6月正式通過。
另外,2月10日,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宣布發布《北京宣言》,傳遞中國海關與世界海關組織對全球跨境電商發展的共識和愿景。
本次大會由世界海關組織與中國海關共同舉辦,主題為“創新、包容、審慎、協同,推動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12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關、政府部門、企業、國際組織和學術界共1000多名代表參會。
“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在中國舉行絕非巧合。”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易小準在大會主旨演講中說,中國是全球電子經濟的領先者,電商交易占全球總額超過40%。
中國跨境電商取得飛躍發展。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介紹,近3年,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50%以上。2017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902.4億元,同比增長80.6%。其中,出口336.5億元,增長41.3%;進口565.9億元,增長116.4%。
海關總署國際合作司司長趙儒霞表示,此次會議預期取得四項成果,包括發布《北京宣言》,討論并就《標準框架》達成基本共識,確定今后每兩年由世界海關組織各成員輪流舉辦一次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世界各國跨境電商企業代表聯合發布《全球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行動倡議》。
討論《標準框架》是此次大會的重點之一。這是由中國制定的首個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指導性文件,有望在今年6月正式通過。
“中國可以說是跨境電商模式創新的集大成者,總量增長迅速,《標準框架》由中國牽頭制定是世界對我們的肯定。”海關總署研究中心副主任蘇鐵表示,跨境電商迅猛發展正在重塑貿易新格局,而新格局呼喚新規則。
蘇鐵透露,《標準框架》吸收了中國跨境電商“直購進口”“一般出口”“網購保稅進口”“特殊監管區域出口”四種模式的發展經驗。當前人們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需求越來越大,管理碎片化、金額小、頻次多等難題是中國海關和世界各國海關共同面臨的挑戰。通過《標準框架》的制定,中國正以自身的有益探索向世界提供方案、貢獻智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