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未來會怎樣 ?看看Amazon和eBay怎么說
2017-04-20 14:20:23
Landbridge平臺
4月10日,一位智利女孩在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平臺為其父親購買了一塊價值為41.01美金的手表。這是阿里巴巴旗下、面向全球市場的在線交易平臺實現了海外買家數累計突破億,也意味著全球速賣通已成為線上出口領域的巨頭玩家之一。
根據國際郵政公司(IPC)近期發布的“跨境電商消費者調查(第二版)”,Amazon、eBay和阿里巴巴在全球跨境電商消費中所占份額達到了2/3。
Amazon、eBay和全球速賣通已成跨境出口三大巨頭
就在阿里巴巴以全球速賣通為抓手,擴大中國中小企業的世界市場時,另兩大玩家將會怎么做?
近期,于義烏召開的2017世界電子商務大會上,來自Amazon和eBay的高層分別分享了各自企業對于未來跨境電商的洞察,以及兩家跨境電商巨頭2017年的重點布局。
跨境零售的四大趨勢
一個必然的趨勢是,中外賣家們都將面對越來越大的跨境零售市場。據埃森哲預測,全球電商的占比會在2020年達到14%,跨境電商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會保持每年30%左右的復合年增長率。到2020年,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將達到一萬億美元,幾乎可以達到今天全球電商銷售額的水平。
此外,美國eBay 跨境貿易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鄭長青認為,巨大的市場背后,埋藏著跨境零售的四大具體趨勢——永遠在線的消費者;通過技術實現線上購物“實體化”;充分利用移動、社交和大數據的力量;以及滿足按需購物的柔性供應鏈。
“永遠在線、移動、社交和大數據是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常態,他們每天連接到社交網絡,還有其他一些在線應用。這意味著,跨境零售電商必須要跟得上。”正如鄭長青所說,社交媒體調查公司Brandwatch近期發布“社交媒體展望分析報告”,在15種不同行業、超過450個品牌與消費者的社交媒體互動情況中,無論是表現排名還是得分,Amazon和eBay都是最高的。
零售業愈發注重消費者購物體驗這一點對于跨境電商而言,能夠倚賴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AR和VR技術,也正是各家巨頭踐行線上購物“實體化”的主要方式。
eBay在澳大利亞免費發放了2萬臺VR設備
鄭長青認為,個性化定制與按需購物不僅將成為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空間,更會是中國賣家的巨大商機。
“中國是紡織品、家具等產品的重要生產制造基地,未來只要供應鏈足夠柔性,就能夠實現消費者的按需購物。”鄭長青說,“在這個趨勢下,能夠給商家們帶來額外的利潤空間。”
平臺成為品牌塑造者
2016年底,亞馬遜對外宣布了2017年“全球開店”業務在中國的四大戰略重點,包括“品質”、“全球品牌”、“Amazon Business”和“制造+”。
“2016年,第三方賣家在Amazon全球平臺上銷售商品的數量占49%。其中,跨境賣家數量占到第三方業務的25%。”Amazon中國副總裁宋曉俊介紹,隨著現在消費者形成了品牌多樣化、碎片化的購買習慣,幫助平臺上的賣家打造品牌將成為未來Amazon在跨境零售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
宋曉俊說:“十幾年之前大家都在用同樣的洗發水,都在喝同樣的飲料,但是今天越來越多的小品牌、個性化品牌在涌出,而直面消費者是品牌走出去的最重要因素。Amazon不僅會提供品牌建設的工具,還會通過平臺對消費者的信賴背書。”
與之類似,eBay也將通過“實體化”技術和社交媒體等營銷工具,扶持成長期和引入期的賣家。
“現在,我們一般都是在產品的相對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時候,所有人去競爭一個‘成熟的餅’。未來,eBay預計成長得好的賣家和有競爭力的賣家,將會是在更早的引入期和成長期推出產品。”鄭長青說,在此種判斷下,eBay將投入扶持賣家進行前期的開發投入和品牌建設。“通過AR、VR技術,通過永遠在線的不同媒體與電商平臺的結合,來引導消費者對產品、對品牌的認知,使跨境零售電商走向一個全新的境界。”
解決物流痛點
根據eBay委托Forrester Research所做的調查顯示,目前阻礙跨境電商用戶購買的兩大主因是“物流成本過高”(占總調查人數的51%)和“派送時間過長”(占總調查人數的47%)。物流成為跨境電商提供本地化購物體驗的最大障礙。
對此,鄭長青提出了解決方案——海外倉。他說:“本地化購物體驗的核心是快速的配送時間和無憂的退換貨。因此,海外倉就很重要。平臺會支持消費者在購物時選擇發貨地,而支持本土發貨不僅意味著會被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也意味著店鋪更大的流量。”
Amazon的解決之道是更為齊全的自營物流系統。其全球的14大物流站點中,有9個海外站點已對中國賣家開放。其物流體系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亞馬遜提供的代發貨業務)也已開放給中國賣家。通過FBA和亞馬遜全球149個運營中心,中國賣家的商品可以送至180多個國家的客戶手中。
今年4月,Amazon“全球開店”與德邦達成合作。德邦將通過覆蓋全國的1萬余家門店終端,以“FBA頭程進倉業務”形式為全球開店業務提供一站式門到門的服務。
拓展B2B市場
宋曉俊介紹,在Amazon“全球開店”2017年的四大戰略中,“AmazonBusiness”和“制造+”是針對商業和制造業。由此,可以一窺2017年在消費端之外,Amazon在中國還有拓展不同市場的野心。
Amazon Business還為中國賣家提供了本地化服務
其中,“制造+”項目對中國制造商提供針對運營、推廣等方面的人工團隊,以及更便于獲得消費者反饋的工具服務,旨在將制造商轉型為跨境電商。而Amazon Business,即商業采購站點計劃,則是為中國賣家拓展針對美國企業和機構的商業采購業務。
“B2B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預計在2020年會達到B2C市場兩倍的容量。”宋曉俊說,“2017年,我們會帶商家一起去開拓這一片對Amazon來說相對豐富的處女地。”
亞馬遜于2015年在美國發布Amazon Business。上線僅一年時間,Amazon Business線上成交額已達10億美元,服務超過40萬企業和機構客戶。超過45,000家第三方賣家入駐Amazon Business,并完成Amazon Business超過一半的訂單交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