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雖輕,但只要有風它就能飛上天 。電商大咖齊聚義烏!
2017-04-17 13:46:14
Landbridge平臺
雞毛雖輕,但只要有風它就能飛上天。2017年4月12日,2017世界電子商務大會在義烏拉開帷幕。會上,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盛秋平表示,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商也可以帶來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局面,在義烏這片創業熱土上,電子商務將大有可為。
“義烏市一座神奇的城市。”談到義烏從“馬路市場”轉身成為“世界超市”的故事,盛秋平給出了這樣一份答卷:2016年義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8億元,同比增長7.7%;外貿進出口總額2229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小商品市場交易額3731.2億元,同比增長7.8%。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世界“小商品之都”……這是三十余年來義烏創出的成績,亦是新時代,義烏再度揚帆起航的底氣。
“當互聯網時代來臨的時候,我們也啟動了電商培訓計劃,2016年,義烏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1770億元,同比增長17.14%;2016年義烏快遞郵包量達10.3億,占國內的三十分之一。”盛秋平介紹。
2017世界電子商務大會來自中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智利、以色列、荷蘭、馬來西亞、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電商協會、知名電商企業負責人來到現場,進行主題演講或參與嘉賓對話,介紹電商發展趨勢、當地電商規則以及合作前景,分享電商成功經驗、探討發展趨勢,為政府和企業發展電商出謀劃策,助推電商產業發展。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大會演講和對話嘉賓陣容更強大,其中包括世界電子商務產業聯盟副主席、全球跨境電商聯盟主席Rolf Visser,俄羅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主席Igor Subow,德國電商協會主席Oliver Prothmann,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熊青云,找鋼網首席戰略官郎永淳等。
在2017世界電子商務大會現場,義烏這座“雞毛換糖”起家的商貿城市再傳喜訊——世界電子商務產業聯盟浙江中心落戶義烏。這標志著義烏將以更高、更專業的姿態站上電子商務的國際舞臺,與全球超過50個國家建立連接,共同推動全球電子商務發展。
2017世界電子商務大會演講摘錄:
盛秋平:去年義烏電商交易超過1770億人民幣
在大會上,盛秋平表示,國務院在義烏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以來,財政收入突破了一百億,GDP突破了一千億,國際貿易突破了兩千億,市場交易接近四千億。義烏的市場,去年根據國家統計局電商大數據統計分析試點,去年的交易超過了3730億,其中電商交易1770億,外貿2240億,內貿交易1300億,剔除重復部分是3730億。
并回顧了義烏改革開放的三個階段,他表示,首先是做內貿,成為全國的批發市場。再從內貿來實施國際貿易的綜合改革,成為了全國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去年義烏國際貿易突破了2240億美元,當互聯網時代來臨的時候,義烏啟動了電商培訓行動計劃,到去年義烏電商交易已經超過1770億人民幣,占到全國3%到5%。
蘇軍:2016年全國15家銀行離柜率超90%
蘇軍表示,2016年全國15家銀行離柜率已經超過了90%,民生銀行離柜率是99.2%。什么叫離柜率?就是有業務不用到銀行柜臺辦理了。“基于互聯網的各種商業創新如果用中國一句古詩,甚至可以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蘇軍還對此次大會的主題“未來已來”進行解讀,他表示,全球性的商業變革已經闊步到來,未來的世界,跨境電商將迎來高潮的發展階段,人工智能會驅動電子商務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商一定會成為世界電商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李建華:紡織經濟的發展正步入改革深水區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入,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穩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中國經濟包括紡織經濟的發展,正在步入改革的深水區。
京東高級副總裁熊青云:未來零售的四大趨勢
在大會上,熊青云提出了未來零售的四大趨勢:第一消費升級,第二線上線下融合,第三數據驅動帶來的個性化,第四極致的用戶體驗。
對于推動智慧零售方面的一些科技創新,熊青云從京東角度提出了三方面:第一無人機、無人車和無人倉。第二,自動供應鏈。第三,智能賣場。
宋曉俊:未來兩年將是跨境電商最后窗口期
在大會上,對于全球電商,宋曉俊提出了兩點:第一,跨境電商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會保持每年30%左右的復合年增長率。第二,到2020年我們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將達到一萬億美元,幾乎可以達到今天全球電商的銷售額。
在中國的進出口總值,在過去四年時間里非常平穩的增長,但是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實現了200%的增長。宋曉俊認為,接下來的一到兩年內,會是中國跨境電商走向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后的窗口期。
Rolf Visser:未來主流是虛擬和增強現實
他認為,現在70%的購物都是基于品牌的互動,“在網上把客戶吸引過來,把他們引流到實體店。這可以說是未來的一個購物的主要發展趨勢。”他建議現在的零售商和電商從業者要專注于千禧一代和Z世代人群,亞太地區58%的人口是來自于千禧人群,以及Z世代人群。他們對價格已經不是特別敏感,他們對于質量更加的追求,他們更加追求獲得一種好的購物的體驗。
同時Rolf Visser相信,也未來的主流將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他表示,世界上有1.71億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的使用者。而這些技術已經應用在“宜家”、“哈雷摩托”等品牌的體驗過程中。“我相信它不僅僅是在推動著跨境電商,同時也在推動著創新以及良好的體驗。”
Igor Subow:俄羅斯跨境電商的新機遇
在大會上,他介紹了2016年,在俄羅斯的跨境電商規模達到了30億美元,其中30%來自中國,主要是來自阿里巴巴的。并且他認為在2010到2016年增長率達到了30%,每年平均增長30%,而這樣的趨勢在未來四到五年也會繼續。
同時Rolf 對于未來俄羅斯跨境電商的發展,他提出了B2B2C模式,2020年,希望這種跨境將會達到兩倍,達到60億美元。而其中大部分,40%都會來自保稅倉庫B2B2C這種模式。
鄭長青:跨境零售電商的四大趨勢
鄭長青認為,2020年,線上的跨境交易會達到一萬億美元的銷售額??缇沉闶凼瞧渲械闹刂兄?。在這個市場里,有四大趨勢需要從業者關注。第一個,永遠在線的消費者;第二個,用虛擬現實和加強現實提升零售體驗;第三個,按需購物;第四個,用海外倉提升配送和退換貨效率。
Kirk Wilson:現在是中英電商合作最好時間點
在大會上,Kirk Wilson表示英國的發展,互聯網使用者已經大家了5700萬人,也就是92%的總人口。同時手機滲透率現在達到了人口的140%。每個人網上的總銷售額達到了總銷售的27%。可能是G20國家中是最高的。
他認為,現在是中英電商合作最好的時間點,第一個機會,整個匯率是對于購買英國產品非常有利。第二技術方面的機會。多渠道的零售或者全面渠道的零售。
趙成玹:韓國在線購物的現狀和未來的展望
韓國的在線購物,中國和日本在線指的是互聯網銷售,但是在韓國可能會有些不一樣,韓國如果說在線購物,可能是和電視有關的購物、因特網和Printing,三者我們都稱為在線購物。
李光一郎:2015年日本B2C規模達13兆日元
李光一郎表示,2015年,日本的B2C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3兆7764億日元。電商率比較高的是雜貨和辦公用品等,而化妝品、服裝和醫藥品等品類的電商率還是比較低。同時他還指出,在日本,亞馬遜的銷售額是絕對領先的,第二是Yodobashi Camera,2015年,亞馬遜電商的銷售額達到了9300億日元,2016年在日本的銷售額超過了一兆日元“日本人網購非常依賴亞馬遜。”
同時他還表示,2017年日本消費者面臨電商市場的轉折期,接下來幾年日本電商應該是跟之前相比有一個很大的轉折。有很多渠道的多樣化。O2O,還有全渠道的零售。
Yorl van Gerven:VR將改變進行電商的方式
在大會上,他提出電子商務的網站所呈現出的比較明顯的缺點,現在的電子商務網站不能實際的讓客戶體驗一下這個產品。
對于未來電子商務發展,他認為虛擬現實將會改變我們進行電子商務的方式。虛擬現實主要的目標是給客戶提供非常獨特的品牌的體驗。
李錫春:百貨的終極是C2B的消費者定制
在大會上,他認為人類還是需要社交,所以實體零售場景未來還是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并提出了百貨的終極是C2B的消費者定制這一觀點。
對于百貨的變革,他提出三點:一個是買手類的品類集成店。第二,零售的終極一定要做到線上線下同品同價。第三,能運用一種輕庫存高轉化的方式。
QIWI Bank副總裁:俄羅斯人偏愛貨到付款
他表示,移動支付也是非常常見的支付方式。但是在俄羅斯還不是很多,支付的手續費的問題導致供應商或消費者不太喜歡這種方式。
同時,他還向聽眾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貨到付款在俄羅斯是一個非常新的支付方式,它是去年11月才推出的,但漲勢迅猛。俄羅斯人民每兩周就會去排隊拿他們的工資,因為他們會把這些錢全部取出來,這樣去支付他們的賬單,支付食物等等。于是他們也會用現金的方式去支付網上購物的貨物。“俄羅斯國內市場有69%的消費者都是用現金支付的。”
林捷:消費升級下的生鮮電商如何破壁
在大會上,他表示生鮮電商用傳統的中央式電商是做不通的。原因是中央電商只適合冷凍品,高價值的冷凍品。
對于新零售他認為線上和線下的體驗一致了,才是真正的新零售。他提出了六個一體化。六個體系包括商品,會員,營銷,技術,物流,倉儲。
吳聲:用戶不重要 重要的是用戶關系
在會上,他對新零售的定義給出了自己的理解,“新零售不是零售范疇的模式升級。它是商業本質的迭代與用戶模式的進化”。他認為,新零售是以大數據支撐場景洞察,以體驗設計為基礎架構的新信用關系與新效率體系。
吳聲認為,新的平臺,第一一定是新的場景平臺。他以在世貿天街剛剛開業的小米之家為例解釋了其受用戶追捧的原因,“因為(它)定義了新的場景,保證了作為新的消費意義能夠存在。”
Oliver Prothmann:德國移動消費遠不及中國
德國人來說,購物主要是要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去買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而更多的是這種功能性的活動,也就是你需要什么東西就去買。
在大會上,他表示德國的移動消費業有一些增長,但是增速遠遠不及中國。我們只有不到50%的人在移動端進行購物。中國在向全世界展示,線上才是未來。
Brent Moore:澳在中的平臺上銷售處于第五位
2014年由澳大利亞農業部所做的研究表明,到2050年,對于澳大利亞牛肉的來自中國的需求,將增加200%多。而對于乳制品的需求也要增加至少70%。
在大會上,Brent Moore表示,有一千三百多家澳大利亞的品牌和產品,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在中國進行銷售。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平臺上銷售處于第五位。
StefanieRos:未來數據保護將會產生巨大影響
在大會上,StefanieRos提出,在2020年,全球交易將達到10億美元,跨境電商將達到10億美元。現歐洲有6.85億人在使用互聯網,而其中有2.96億人會進行網上購物。
StefanieRos認為,未來2018年會對很多公司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數據的保護方面。所以未來可能會有一個統一的政策,讓你的業務更加的穩定?,F在在整個歐盟內部正在做一個共同的努力,在2019年會有更好的政策落地。
James Brierley B:拉丁美洲B2B電商處于早期
James Brierley B認為,中國是世界電商的中心之地,特別是要擁有一個新的世界的策略,中國正在向外走出去。但是美國的話正在收縮,他們正在收縮回自己的國內。
在大會上,James Brierley B表示,拉丁美洲有8億人,拉丁美洲有豐富的自然資源,B2B的電商有非常大的發展機會,因為它處于一個早期的階段。
胡海卿:中國農產品領域現存兩大難題
在大會上,他表示,中國的農產品領域,存在兩個比較大的問題。一是好的農產品并沒有賣上好的價格。第二,在國內大部分農產品強調的都是區域公用品牌,卻罕有商業品牌。
他提出互聯網時代社群共鳴的內心體驗,希望產品在客戶內心能夠感受到趣味、人文和溫度。
楊彬:新電商的核心在于社群中的粉絲
楊彬表示,現在實體企業存在這樣“三有三無”的困境,有產品有貨物,但沒有讓人尖叫的極品;有用戶,沒有愿意傳播我們品牌的粉絲;有各種渠道的銷售,包括電商渠道的銷售,有收入但沒有利潤。
楊彬嘗試給新電商下了自己的定義——新電商在我們的定義當中有這樣三個關鍵詞,第一是粉絲互動,第二是獨特價值,第三是多場景成交。“新電商最核心的特點是跟粉絲共同追求。”
凌教頭:未來的商業是基于個體的商業
他表示,微商的英文應該是WE-Business,我的商業,未來都是基于個體的商業。它應該有四個身份屬性,也就是說怎樣做到消費、傳播、服務和創業。他認為電商和傳統商業不是替代的關系,而應該是加法補充的關系。其認為未來的傳統零售、微商和PC電商應該能夠相互結合,能夠三網融合。
商業的本質其實沒有變,要關注的是產業的上下游。凌教頭指出,企業要找到自己在產業上下游當中自己的位置,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可以舍棄什么,這樣就能夠非常清晰的跟大家共同的去走到未來。未來已來,只是我們還沒有看到。
徐歡:打贏電商下半場要“三心二意”
徐歡認為要打贏電商下半場,要想取得整個增長點,實際上需要做到“三心二意”。“三心”是真誠之心,用真誠之心打造你的品牌打造你的產品,然后要用年輕的心擁抱你的用戶,要用理性和苛刻的心經營渠道。
“二意”,第一是意志力,第二是愛意,要愛這個行業。有很多人為眼前的暴利,可能選擇了偽冒、仿品,可能選擇了很激進的宣傳方式。但徐歡指出這只是暫時的暴利,會讓人對電商行業產生不信任。“如果你愛這個行業,我相信你們會選擇一個理性的方式和更可持續的方式,來擁抱這樣的一些行業的變化和發展。”
劉派:規模農業會向精品農業發展
劉派表示,隨著國家大戰略互聯網+的強勢推出,也使得農業互聯網蓬勃發展。劉派認為農業可能會朝這三個方向發展:第一個是規模農業向精品農業發展,第二個是基于信息對稱的體系建設向誠信對稱的體系建設去變革,第三個是消費升級。
同時,他認為,消費升級會有幾個變革,“第一個變革是性價比,第二個變革是服務升級,第三個變革是需求細分。”
陳功偉:未來食品的銷售一定是基于便利性
“未來食品、農產品的銷售,一定是基于你廚房的,或者你家庭的半徑,而且是方便。”陳功偉認為,在品質有保證下,便利是最重要的。“誰離我家的廚房最近,就最有優勢。”
談到農產品品牌,陳功偉認為農產品的品牌非常難做。“農產品的不標準決定了它很難規?;鳂I,很難達到統一的標準出品,所以品牌會很難,但是會有小眾的出現。”
李金柱:做好電子商務要打通四個邊界
李金柱表示,做電子商務不賺錢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整個體系在我們和消費者之間都有四面墻,阻隔著我們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垂直邊界、水平邊界、外部邊界、時空邊界。
李金柱表示,過去他們做過很多的努力,但是沒有在企業內部體系上實現連接,企業內部是不通暢的。企業外部,供應商、生產商、服務商之間也是信息割裂,沒有形成一致的交互關系。
王宇翔:美食大數據鏈接廚房新生態
他認為,現在的美食社區存在兩個難點,第一想推爆款太難了,第二產品同質化太嚴重了,而且低價導致沒有利潤。
在此背景下,他提出一個機會,找好的供應商一起出產品,保證產品的獨特性、稀缺性,并且我們在定價上還有一定的議價的空間。
顧迅雨:用信息化推動信用體系建設
他認為,溯源這個行業在中國一定會消亡。那么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努力的推動它的消亡。產品溯源首先要有一個正品的概念,溯源的價值就是,當我越公開我跟商品相關的跟產品相關的跟企業相關的信息,我越能夠建立我的信用。整個商業的信用框架里面是由三大塊組成的,個人信用、企業信用和商品的信用。
崔曉琦:互聯網電商的三個本質
他表示,電子商務其實可以分解成兩個詞,而且最重要的是商務兩個詞,而不是電子,商業的本質是最重要的。商業的本質第一點是客戶體驗,第二點是業績和利潤,第三點是效率,“效率就是我們的人員成本、履約成本,是不是足夠讓我們的成本降到最低。”
崔曉琦認為,生鮮電商為什么越做越難,為什么生鮮電商的成本這么居高不下,是因為社會的基礎化設施沒有達到。為什么現在很多生鮮電商企業都在做前置倉,也是為了降低成本,但是成本依然很高。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