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跨境電商申報出口貨物從4小時提速到1分鐘
2017-03-22 14:42:35
Landbridge平臺
[摘要] 跨境電商構建了完整的國際貿易產業鏈,促進了傳統企業的品牌打造和技術升級,已經從一種經濟現象發展到一種商業模式,正在固化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
三年前接手家族企業鴻迪衛浴后,丁葛峰決定在阿里巴巴國際站開店。去年,他的公司跨境電商交易額達8000萬元。
實際上,衛浴行業這三年的路不好走。2008年金融危機后,外需市場低迷、加工制造業轉移,衛浴行業整體往下走,不少企業的年銷售額滑坡達50%以上。回想起來,丁葛峰為自己在2013年所作的決定慶幸,涉足跨境電商、創建自主品牌后,鴻迪迅速轉型升級,銷量連續三年高速增長。
鴻迪衛浴的爆發式增長是杭州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縮影。3月7日,在杭州綜試區成立兩周年的新聞發布會上,杭州市綜試辦副主任施黃凱介紹說,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杭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和外貿出口增長的新動能。作為國家跨境電商產業的試驗田,杭州的先行先試,正努力為國家的跨境電商戰略殺出一條新路。
制度創新
杭州何以在跨境電商上保持全國的領跑位置?答案是制度創新。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長期觀察全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動向,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全國各地的政策、做法基本都是在模仿杭州。
跨境電商與杭州的邂逅,最初可以追溯至2012年。當年8月,我國啟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包括杭州、上海在內的5個城市成為國家首批試點城市。次年7月,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在杭州下城區誕生,受到國務院的認可并作為范本推廣;2015年3月,杭州成為首個國家戰略層面的跨境電商綜試區;2016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廣杭州經驗,部署設立12個城市為新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復制推廣杭州的“六大體系兩大平臺”的頂層設計框架。
在張周平看來,杭州經驗的核心是“六體系兩平臺”。所謂“六體系兩平臺”,六體系是指信息共享體系、電商信用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兩平臺”指的是線上“單一窗口”平臺與線下“綜合園區”平臺。單一窗口,即通過一個接入口提交標準化的信息和單證,就可以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監管部門的相關業務需求,而杭州綜試區在流程簡化與綜合服務上所作的嘗試,讓原本躊躇在跨境電商門檻之外的傳統企業變得更為主動。
施黃凱介紹說,杭州綜試區率先實踐全國通關一體化,報關企業可“一地注冊、全國報關”。從杭州報關的企業,已實現直接從上海、寧波、廈門、天津等口岸出口;跨境電商企業出口貨物的申報時間,從4小時縮短到目前的平均1分鐘。
3月1日,全國首個地方跨境電商的促進條例在杭州生效,這是全國首部跨境電商的地方性法規。根據條例,對落戶杭州的跨境電商企業,落戶首年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5000萬美元的,分別給予不超過5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
除上述制度創新外,杭州還組建了全國首個“互聯網法庭”,開設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商品質量安全風險國家監測中心。
培育產業
只要通過量體軟件拍兩張照,就能為顧客遠程定制一套西服。這就是浙江孤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孤品公司”)、一家在線西服定制公司的主營業務。
創始人王雪杰1980年出生,寧波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州一家國企做外貿。辭職下海后,他在廣州開了家進出口公司,與服裝工廠有緊密聯系,幾乎跑遍了華南地區所有的工廠,一手掌握除生產外的包括設計、打樣、營銷、推廣等所有業務。
2014年,王雪杰回到杭州創業,思路很簡單:“全球每年有5000萬新人結婚,蘭亭集勢從婚紗定制起家,后來做到在納斯達克上市。既然婚紗定制能成功,西服定制為什么不能?”
王雪杰選擇做在線西服定制。從事跨境電商后,2015年該公司業務量同比2014年增長108%;2016年業務量同比更是翻了一番。
互聯網定制,是對傳統服裝制造的顛覆性創新,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業伙伴看好孤品的模式。王雪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未來的商業思路將跨界延伸,過去一年來,包括窗簾、羊絨衫、皮鞋的品牌供應商,都與孤品公司洽談過合作意向。
如果說孤品公司是外來的“小而美”新企業,那么巨星科技則是一家大而專的本地傳統制造企業,這家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首批試點企業,主要生產五金工具。
該公司從去年上半年開始試水跨境電商,推出了專業五金工具垂直電商平臺—土貓網。目前,土貓網囊括了五金工具、手動工具、電動工具、工具組套等各類工具品種。
巨星科技副總裁李峰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說,轉型跨境電商是出于對未來市場趨勢預測的一種主動選擇:“去年做到了500萬美元的交易額,今年一季度已達到500萬美元,今年預計能達到1500萬美元。”
李峰補充說,該公司的特點是:“第一有自己的品牌,可自產自銷;第二我們在美國、歐洲分別有三個海外倉,建立了全球化銷售網絡。”
孤品和巨星科技的故事都非個例,自2015年杭州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綜試區以來,跨境電商成為杭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和外貿出口增長的新動能。目前,杭州綜試區內有超過6000家企業上線經營,去年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81.12億美元,其中跨境電商出口60.6億美元,拉動外貿出口15.2個百分點。
在張周平看來,跨境電商構建了完整的國際貿易產業鏈,促進了傳統企業的品牌打造和技術升級,已經從一種經濟現象發展到一種商業模式,正在固化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
建設生態圈
在杭州,與跨境電商相關的企業正在茂盛生長,一個以跨境電商為核心的生態圈逐漸形成。
施黃凱介紹說,生態圈建設是杭州綜試區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杭州有13個線下跨境電商產業園,入駐率超98%,新招引跨境電商企業885家,龍頭企業210家,各大園區錯位發展、各顯優勢、協同并進,配套功能一應俱全。
杭州綜試區還嘗試與阿里巴巴共設信保資金風險池,構建政府背書、平臺支撐、行業通行的跨境電商信用機制,通過增加政府保障資金的投入,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入信用保障服務體系。“目前我們已經為4000家以上的杭州企業提供了超過8.5億美元的信保額度,預計能夠撬動約60億美金的出口額。”施黃凱說。
除阿里巴巴等本土跨境電商龍頭外,杭州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大量國際企業巨頭。目前,包括亞馬遜、eBay和Wish在內的全球知名平臺都與杭州綜試區有合作或準備落地—亞馬遜、eBay和阿里巴巴在全球跨境電商消費中所占份額達到1/3。
除引進平臺企業外,杭州綜試區還與高校和第三方機構聯合開展一系列跨境電商人才培育計劃和行動,打造跨境電商人才基地。
黃金時代
跨境電商已經連續出現在近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從2015年全國兩會提出要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點,到2016年支持建設海外倉,再到今年的表述變成了“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措施,新設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張周平分析稱,這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跨境電商作了明確表述及政策落地,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新增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規模將得到顯著提升,也將進一步促進傳統進出口實現穩步回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在張周平看來,互聯網已成為底部平臺,“通過跨境電商,可以讓傳統企業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非常好的現實路徑。”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