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集市CEO:供應鏈是跨境進口創造的原料
2016-12-21 15:07:30
Landbridge平臺
12月20日消息,昨日在2016億邦未來零售大會的跨境電商論壇上,跨境集市CEO單新寧發表了《解析跨境進口貨源新鏈路》演講,他指出,要了解跨境供應鏈和國內供應鏈的區別,這樣才能理解行業亂象背后的原因。同時,發表了他對跨境供應鏈獨特性的新看法:第一,中小B會不會消失?第二,跨境的B2C平臺機會大嗎?最后,他總結出,2B跨境是有獨特性,不是偽命題;2C確實是偽命題,應該回歸電商本質,潛心做好運營。
2016億邦未來零售大會由億邦動力網主辦,思路網協辦,于12月19日-21日在廣州白云萬達希爾頓酒店舉行。國內外電商領域知名企業高管、專家學者、媒體代表共計2000余人出席。
在19日下午舉行的跨境電商論壇上,ESTATE創始人兼總裁岳仁成、洋桃派CEO戴杰、安暢海外事業部總監劉欣、跨境集市CEO單新寧、品筑國際董事總經理項喜君、西有全球好店COO王陽圍繞跨境電商新市場、新平臺、新鏈路、新營銷等主題發表了演講。
本屆大會以“新物種、新規則、新電商”為主題,包括兩天的主論壇、五場分論壇、電商經理人之夜以及馬蹄社和億邦瘋人會等系列活動。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屆大會上,電商產業所熟知的如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當當、亞馬遜等面孔都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全部是新生代的零售平臺和品牌商陣營,反映了電商領域正尋求破局、尋找新增長的行業心態。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是演講實錄:
單新寧:億邦動力給我的話題是“供應鏈:跨境進口創造的原料”,我理解應該是從供應鏈的角度講一下跨境電商。今天的主題是“新生代”,實際上我已經不是新生代了,早在2013年,我在順豐的時候就參與了商務部跨境電商政策試點的調研,后來加入海豚供應鏈,2015年我出來做了跨境集市。必須要承認跨境電商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2015年很多人說跨境電商是電商的最后一片藍海。但是今天很多投資人會把跨境電商作為一個雷區。
億邦最近報道過,作為跨境電商標桿的蜜芽劉楠說“跨境電商是一個偽命題”。另一個是一張流傳很廣的天使投資人打死也不投的創業黑名單,里面就有跨境電商,認為它是市場紅海、模式一樣、融資能力不強,政策影響下成本增加。行業不景氣,其實我身邊就有很多的例子,有些做供應鏈流水很大的朋友,2015年9月份的月流水可以大到幾千萬,而現在一個月流水只有300萬。有些拿到一線爆款代理的朋友,最終大幅虧損,慘淡離場。有些之前在跨境電商領域投資了七八個項目的投資人,最近感慨可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整個行業大致來講是有一點慘。那么跨境電商到底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為什么市場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我們撮合電商平臺,會形成一些有利條件,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的觀察這個市場。首先我們平臺有3萬多家商家,包括很多一線供應鏈企業和知名平臺,也有很多中小型B供應商、O2O、微商、與我們合作,所以我們可以更立體的看這個行業的發展。第二,我們平臺從2015年9月份開始,就積累了20多萬條的歷史供需數據,可以看到很多產品需求的變化和演進。最后,我們在撮合時接觸了大量的交易場景,包括保稅、完稅,直郵各種通道,也了解到了很多包括物流、支付、信用、O2O的需求和痛點。所以,我們還是有一點資格去談跨境供應鏈,也有義務把我們的觀察分享給各位同僚。
要了解跨境電商,我認為一定要了解跨境和內貿的區別,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么沒有人說國內的電商是偽命題呢?因此,一定要了解跨境供應鏈和國內供應鏈的區別,只有了解了跨供應鏈獨特性才能理解行業亂象背后的原因。我一般把供應鏈分為四個環節,包括生產、供貨、渠道、廣告推廣。我們從這四個環節去看內貿產品和跨境產品的區別。內貿產品的生產、供貨、渠道建設、推廣都是品牌商主導的。但是跨境不同,生產是廠家和品牌商,供貨都是大大小小的供應商,還有代購的水客,這些貨供給了誰呢?都是供給大大小小的平臺,還有O2O的微商,推廣更奇葩,基本上都是中小B通過淘寶、代購和線下店、微商來完成的。許多產品在中國這么火,但是廠家沒有做任何的廣告。
比較一下之后可以發現,內貿的供應鏈是由廠家扮演核心的主導地位,它是一個分工協調,統籌有序的供應鏈系統。但是在進口跨境產品方面,是各自為政、互相傾軋、投機無序的狀態,這就導致了很多跨境的亂象。第一,爆款全靠中小B推廣起來,其他方很少投入資源做品牌營銷。第二,渠道只切中小B做好的爆款,基本上是看市場上什么東西火,別人家賣什么,我也賣什么,SKU高度相似,只能打價格戰。第三,供應鏈魚龍混雜,競爭劇烈,你從廠家拿,我不能從廠家拿就從經銷商拿,再不行就去超市拿,信息不透明,也導致了很多的倒貨商。第四,品牌商都不會在早期介入中國市場,一開始不理解怎么突然就在中國火了,后來不介入,不配合。第五,產品存在明顯的周期,跨境一個產品只能火一陣子。
我們看一下產品的周期,一開始中小B覺得產品很好,開始做代購和微商,品牌知名度開始做起來。這個階段也是毛利最高的部分。接下來大量的供應商和渠道商擠進來,開始打價格戰。價格開始往下走,但是銷量大幅度上升。再往后,毛利下降迫使很多中小B開始離場。而同時廠家卻覺得中國市場很火,開始主動切入,擴大生產,兩者加劇市場供給過剩,最終產品被做“爛”了,所謂的做爛,并不是市場沒有了,而是指從供應商不再活躍,大量玩家離場,價格下滑到底部,毛利攤薄嚴重,增長速度驅緩。
跨境的這些問題核心點就是理應承擔負責推廣營銷的品牌商,讓位給了投機性極強的中小B。一是因為快消品推廣成本很高,而且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其次,國外產品缺乏用戶基礎,這么多國家這么多產品,相互之間的替代性很強;此外,在通過跨境平行進口的今天,缺乏對全球渠道和價格管控,竄貨比較難控。
要解決這些問題,規避這樣的混亂供應鏈、做好品牌,就需要巨大資源投入和戰略決心,巨大的資源投入易理解。戰略決心就是指調動全球資源做中國市場,可能要犧牲部分原產地市場既有利益,來成就中國市場。我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走出新的一條路,比如說諾優能和《爸爸去哪兒》合作,還有合生元對swisse的收購。
我們理解了跨境供應鏈的獨特性,可能就會對一些問題有了新的看法。
第一,中小B會不會消失?許多人認為中小B會被淘汰,但是實際上中小B是市場發動機,是銷售絕對主體。可能有些品類大玩家出現,逐步擠掉中小B的空間。但是中小B仍會不斷拓展新的爆款,不會消失。
第二,跨境的B2C平臺機會大嗎?我個人認為對于消費者跨境確實是偽命題,消費者只會購買優質產品,為什么買國外商品?因為他覺得國外的進口好,和具體的通道沒什么關系。最終誰家能跑出來,就看誰的流量更便宜了,不過我談一個得罪人的觀點,電商的格局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包括易購和1號店都不一定能最終勝出,新的跨境平臺出來,實際上很難的。許多平臺開始去跨境化標簽,我們看到最近融資,格格家強調自己是美食電商,貝貝網和蜜芽主打母嬰電商。都不說自己是主要做跨境的。占領心智靠品類標簽,而非通道的。其實現在許多B2C都淪為水客刷單的工具。
做自營供應鏈其實也很辛苦,首先,市場還非常分散,行業里前十的供應鏈企業占市場的份額不到5%,而且他們的整體利潤比較低。由于競爭激烈,有很多的朋友說競爭主要靠小數點第三位了。另外,也要承擔存貨的風險,和現金流的壓力。許多代發平臺淪為刷單工具,而且很多中小B寧愿多付快遞成本刷單到線下,各種打不死的水貨,是跨境供應商最大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轉型,要么砸錢做品牌,或整合資源收編渠道。
總體而言,我認為,2B跨境是有獨特性,不是偽命題。2C確實是偽命題,應該回歸電商本質,潛心做好運營。無論是2B、2C, 掌握好了渠道,不管是內貿還是進口,不管爆款怎么變,都能立足不敗之地。最后給大家一個建議,一定要重視冰山下的水貨市場,水貨占據著非常大的市場。無論是做平臺、物流、供應鏈,都深深的被這個灰色市場影響,如果只看到陽光化方面就做決策,是比較吃虧的。
最后,再介紹下跨境集市。跨境集市是行業首家、也是最大的貨源供需撮合平臺,去年9月份成立,3.5萬多家注冊商家,幾十萬供需信息,幫助上萬家商家對接,我們覆蓋了保稅、完稅、代發和直營。專注撮合,主要服務中小B。幫助大量的商家找到要貨的人或者是賣貨的人,就做這個簡單的事情。同時我們也提供了價格指數、B2B的擔保支付工具、物流超市、代發專區、尾貨處理、拼單業務等等,謝謝大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