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跨境電商或是更大的風口?
2016-10-31 13:11:55
Landbridge平臺
雖然來自多個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表明,跨境電商正在面臨投資過熱后的“資本寒冬”。不過,廣州多家投資機構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基于更深層的經濟原理,跨境電商依舊存在持續發展的基礎,為此,他們將堅守下去。
此外,相對于目前已經比較被國人所熟知的進口跨境電商,出口跨境電商或許才是更大的風口所在。
消費升級市場仍有缺口
“就短期而言,資本風起云涌后,確實出現了反對聲音,政府基于多方面的考慮,出臺跨境進口新政,希望尋找一個平衡點。但對于我們而言,還是會立足長遠,堅持投下去。”琢石投資創始合伙人、董事總經理鄭翔予如是坦言。
在其看來,跨境電商商業模式的出現,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商業邏輯。就進口跨境電商而言,這一邏輯就是基于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消費沒有被很好地滿足,或者說國內消費在升級,但國產又還跟不上,市場還有缺口。
跨境電商風口在“出口”?
其實對跨境電商仍抱極大希望的,除了風投機構,還有地方政府。據廣東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崔敏透露,其所在協會就受政府相關部門委托前往杭州做了跨境電商的調研,以期借鑒杭州好的做法。當然,她也坦言,在資本寒冬下,部分進口跨境電商日子并不好過。
對此,曾投過大眾點評網、酒仙網的資深投資人、深圳市睿鼎資本創始人李鑫也直言:“在中國其實有很多電商公司已經在轉型。由傳統的進口為主,轉為以進口和出口的雙核驅動,甚至有些電商已經完全轉成這種以出口為主的跨境電商類交易平臺。網易、京東、雨果網、淘海科技等他們都在做調整,大家都在緊隨趨勢做一些內部的調整和方向的選擇。”
在他看來,從出口和進口電商的趨勢看,隨著這幾年經濟環境的轉變,中國已經從原來的傳統出口大國,轉變為進口大國。雖然貿易目前還有順差,但這個順差的剪刀差越來越小,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中國的進口會大于出口。尤其是在高端消費、消費升級、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這塊,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
鄭翔予也認為,出口跨境電商將是一個更大的風口。中國目前面臨產能重復建設問題。而傳統國際貿易,即大聚貨商模式,需要大資金、大滾動,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并不好做。這就令出口跨境B2C模式的優勢凸顯了出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