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熱潮逐漸褪去 或在沉默中走向消亡
2016-10-14 11:15:26
Landbridge平臺
在4月8日實施稅改新政后,跨境電商野蠻生長的光環便逐漸褪去。雖然海關總署給了新政暫緩實施一年的期限,但這半年依然在苦苦掙扎、備受煎熬。
有心人或許已經發現,這半年來,跨境電商出奇的低調,一致保持沉默,甚至對價格、訂單量等諱莫如深。恍如一夜間,跨境電商從高歌猛進,陷入危機重重。
據統計,新政以來,主流跨境電商訂單量大幅下滑,環比降幅達50%。在傳統促銷活動中,如618、818等盛會,銷售預期均不甚理想。新政影響尚未消除,跨境電商似乎又不再受消費者待見。
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正面清單影響。盡管新政緩期一年,但對跨境產品品類的影響一直存在,例如海外奶粉無法進入鄭州保稅倉,影響當地設立的跨境電商平臺。
資本市場的態度也正發生很大轉變,與去年相比,今年跨境電商融資案例大幅減少,天使輪從31起下降為13起。在多方壓力下,預計將有七成跨境電商平臺消亡。
現在苦苦掙扎的跨境電商,在2017年5月11日后,將迎來真正“行刑”時期。能否在此之前找到方向,決定著未來發展的命運。
政策傳達出的冷意,只是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困境之一。國內電商曾經出現的問題,如假貨泛濫等,也正一一重現在跨境電商中。
跨境電商的假貨問題源于貨源,因為難以獲取海外商品品牌授權,不少平臺只好做起了“代購”生意。如此模式,自然導致供應鏈不穩定,甚至平臺會渾水摸魚、以次充好。
曾幾何時,跨境電商增長迅猛,一度是風口上的“豬”。當時,對跨境電商發展極為樂觀,據《中國跨境電商報告》預計,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就將超過6.5萬億元。如今,這一目標恐怕已難以實現。
2010-2016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及預測(單位:萬億元,%)
對跨境電商來說,要么去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要么期待出臺新的監管模式。但政策的不確定性,跨境電商已有所領略,或許更應該加大在供應鏈、物流等的投入。畢竟沒有哪一個行業是依靠政策紅利而長久發展的,贏得消費者認可才更有未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