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政沖擊超預期 跨境電商面臨路徑選擇
2016-05-25 14:04:09
Landbridge平臺
5月19日下午,各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海關及商檢接到了“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商品核驗通關單政策暫緩一年”的上級通知,這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落地以來的第三次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歷經三次調整,目前看來算是給跨境電商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過,整個行業還是出現了降溫的趨勢。
一個大產業的發展不可能永遠靠國家照顧,所以新政的出臺也是為了跨境電商健康長遠的發展。
從4月8日至今,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已經實施一月有余,在此期間,新政中要求的“一線”進區需查驗通關單成為了多數跨境電商的最大困擾。近日,這一困擾終于得到緩解。業內人士透露, 5月19日下午,各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海關及商檢接到了“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商品核驗通關單政策暫緩一年”的上級通知,而5月20日上午各地關檢部門已相繼通知企業。
據悉,根據這一“內部通知”,從新政開始執行后的一年內,包括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天津、福州、平潭在內的10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商品將按照新稅制征稅,但商品“一線”進區時免于核驗通關單。在一年的過渡期內,相關企業要按照一般貿易監管的要求進行準備,一年之后(2017年4月8日起)則將嚴格執行一般貿易通關單的管理。
這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落地以來的第三次調整,在前兩次調整中,監管部門對首次進口商品的政策進行了微調,同時擴大了正面清單的覆蓋面。不過,盡管監管部門及時補救,新政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的震動仍然超出了預期。
“措手不及、兵荒馬亂”
4月7日晚,財政部聯合多個部門聯合發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生鮮、液態奶、成人奶粉出局,保健品和化妝品受到嚴格限制;此外,商品“一線”入區需提供通關單,跨境電商監管方式與一般貿易畫上等號;4月8日,新政正式實施,由于正面清單公布較晚,政策實施細則未及時公布,導致各大保稅倉內的大量清單外商品不能清關,正在運輸途中的清單外商品不能進入保稅區。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的大量相關商品下架,跨境電商行業進入“熔斷”狀態。
“4月8日即將按照該清單執行新稅制,這中間留給跨境電商從業人員的調整時間太少,需要在短短幾小時內做系統調整,對上萬個品種進行排查。我們跟很多同行交流說,完全可以用‘措手不及、兵荒馬亂’來形容稅改發布后一周的跨境電商的狀態。”某跨境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很多電商平臺根本來不及做出清醒反應和戰略部署,平臺及系統切換時間之緊迫,排查商品數量之巨大,完全無法保證正常有效的測試和驗證。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上線符合稅改規定的新系統必然會造成很多bug。而另一方面,正面清單在4月7日晚發布,由于事先大家對正面清單的內容并無充分討論,導致需要修改比對大量涉及稅號的數據,以區分產品是否包含在正面清單內,這個工作量也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
在此背景下,從4月8日新政實施到4月15日,進口跨境單量出現第一波銳減,鄭州、深圳、寧波、杭州等綜試區進口單量分別比新政前下降70%、61%、62%、65%。
4月15日之后,隨著海關總署允許4月8日前發運的商品按原有通關程序進口,各綜試區進口單量有所回升,鄭州、深圳、寧波、杭州等綜試區進口單量分別回到新政前的55%、62%、65%、71%。
為何通關這么難?
不過,根據“正面清單”要求,4月8日以后發運的商品,必須按照一般貿易要求提供通關單,化妝品、保健品等商品則必須在國家食藥監總局注冊備案,備案手續少則數月,多則一年以上。這導致95%以上的商品無法通過保稅備貨方式進口,很多跨境電商只能依靠現有庫存維持銷售,不少中小電商進入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通關單即提供給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報驗手續的證明。無論是一般貿易進口還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都需要填寫通關單。想要取得通關單,需提供原產地證、合同、發票、裝箱單、運單、相關許可/審批文件、食藥監部門頒發的相關檢疫證書等單證(化妝品還需提供中文標簽樣張、外文原標簽和化妝品成分表等材料),填報《入境貨物報檢單》并向國檢部門報檢。報檢通過后,國檢部門才會出具通關單或通關單號。
而實際上,目前大多數跨境電商企業難以達到與海外供應商直接合作的要求(海外推廣風險、采購數量有限、銷售額不穩定等),跨境電商的供應鏈組織模式多為海外“掃貨”,即采購團隊或買手在海外商超、賣場等地大量購買商品,這種模式顯然無法取得原產地證及合同等單證。
上述跨境電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于企業來說,新稅執行所要求的繁雜的各個部委批文和許可證,需要大量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去辦理。比如,過去一款保健品從提出審批申請到真正完成,需要花費數年,目前在食藥監總局備案查詢的不過700多個,而新品申請時間長達1年至2年,顯然不利于講究時效競爭的電商模式。而為了降低庫存風險,以往跨境電商采購通常使用多批次少量的采購方式,但現在,保健品每個SKU備案費用在50萬至100萬,讓電商平臺感到力不從心。
“一款在海外賣了多年的化妝品卻在中國幾年都上不了市,需要做各種試驗,花幾十萬乃至上百萬才有可能上架銷售。等它在國內真正上架銷售時,國外這款化妝品早已過時。新的產品不斷涌現和流行,前后算下來,國人再怎么摩拳擦掌也要落后海外市場步伐小十年。”該負責人說。
迎來一年期“解藥”
好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痛苦掙扎之后,“解藥”終于來了。不過,一年的緩沖期,能否讓跨境電商充分適應新政并且底氣十足地與一般貿易正面競爭呢?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跨境電商應對新政沖擊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通過價格補貼留住消費者、擴大海外直郵業務比例、開拓一般貿易進口等。
“其實在稅改之前我們就已經開始著手建立海外倉,采用‘海外直郵’模式,優化健全供應鏈和物流鏈,同時通過一般貿易進口方式豐富商品,降低保稅商品的比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上線了大量一般貿易進口商品。”鮮life CEO肖欣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貝貝網CEO張良倫也向中國商報記者透露,貝貝網從去年就開始建設全球供應鏈,還在中國香港、日本、荷蘭當地建了海外倉。雖然當時并不是為了應對新政而做的調整,但很慶幸這一提前部署能讓貝貝更從容地應對新政。
“貝貝的國內業務是主要部分,而且貝貝對于新政的落地做了充足準備,新政實施以后,貝貝通過補貼、直郵等形式對新政落地后的變化進行了過渡,因此新政對貝貝平臺的銷量影響不大。”
新政的落地大大削弱了保稅模式的優勢,因此不少跨境電商開始有選擇地向海外直郵傾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購物體驗、物流成本等方面考慮,海外直郵很難成為行業的主流模式。
“因為國際物流因素和海關對每天的總通關量有限制等原因,顧客等待的時間會很長,同樣在物流成本上,保稅進口只需10元的成本,而‘海外直郵’模式則高達30元,消費體驗難以控制。”肖欣說。
跨境零售進口降溫?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歷經三次調整,目前看來算是給跨境電商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過,整個行業還是出現了降溫的趨勢。一些前期進入的資本機構已經在新政實施前后退出了市場,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可能將有很多中小規模的跨境電商企業被淘汰出局。此外,還有觀點指出,雖然國家對于跨境電商仍然是支持態度,但是,重點支持方向是B2B和出口,因此未來跨境零售進口的前景并不明朗。
“跨境電商的發展初期確實有野蠻生長的問題,而且在稅收等很多方面享受了國家的照顧,如果這樣長期照顧下去,必然形成不公平競爭,這是不可持續的。”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一個大產業的發展不可能永遠靠國家照顧,所以新政的出臺也是為了跨境電商健康長遠的發展。不過畢竟跨境電商還在發展的初期,此時出手的力度不應該太大,目前跨境電商仍是幫扶對象。
“現在各國的跨境電商都在跑馬圈地的階段。我們自己不發展的話,別人就會先搶占陣地。”在白明看來,未來跨境進口B2C電商會更加規范。因為國家要擴大進口,跨境電商進口應該和一般貿易進口相輔相成,而如果讓跨境電商長期享受政策優惠,就會對一般貿易進口造成打壓,達不到擴大進口的目的。
“有的商品適合一般貿易進口,也有一些更適合通過跨境電商進口,跨境電商能夠體現進口商品的差異化和貿易的便利化,這些是跨境電商的優勢,未來跨境電商和一般貿易應該是優勢互補的。”白明強調。
張良倫則告訴記者,總體來說,新政對跨境行業是正向的作用,這個正向的作用就是讓品類更豐富了。目前來看,奶粉紙尿褲等標品是跨境業務的主要品類之一,希望在新政實施下,其他品類能起來,輕奢品、中高端化妝品等的比例能增加,以改善目前不平衡的品類比例。
談到跨境政策的逐步完善,張良倫建議將跨境退貨納入考慮范疇。目前由于進口商品的特殊性,退貨無法退回到品牌商,所以很多平臺的跨境產品不允許退貨,而如果允許退貨,則只能退回至電商平臺,損失也由電商企業承擔,張良倫認為,這不利于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
肖欣則表示,由于新政的配套細則尚未完善,給跨境電商企業帶來了空前的壓力,希望未來監管層能夠及時動態調整“正面清單”,建立有效的快速備案機制,這樣既符合電商的特征,同時又便于監管,讓企業免于在各個部委的申請條文中穿行,同時希望盡快出臺各類操作細則,給電商企業指明操作方向。
“跨境電商是新生物種,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優質企業也剛剛進入這個領域,希望可以邊測試邊論證,逐步調整政策,避免跨越式地改變政策方向,也避免傷害從業人員和投資者的信心。”肖欣對記者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