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并非滅頂之災 加速跨境電商走向成熟
2016-04-13 14:14:32
Landbridge平臺
經歷2015年的瘋狂擴張后,2016年跨境電商進入調整期,4月8日起實行的新稅制,宣告實行近2年的行郵稅時代終結,政策紅利或將結束,跨境電商玩家必須做好直面殘酷競爭的準備。
稅制新政實施首日,多個跨境電商平臺反映,部分跨境訂單遭到攔截不能正常出單。各保稅區跨境進口訂單遭到攔截與正面清單出臺有關,清單上明確不能通過跨境進口通道進來的商品訂單將會遭到攔截。
作為稅制改革的重要一環,進口商品清單直到4月7日晚9點才公布,給跨境電商平臺沒有預留充足的過渡時間,因此大批跨境電商從業者一拿到清單就集中火力從保稅區搬走不在清單上的值錢商品,因為一旦8日0點來臨,保稅倉內的商品都要實行新稅制,先出倉就是先入鏡。
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抱怨稱,“完全沒辦法接受新稅改革前夜公布白名單,前臺后端好多數據都要進行修改,此前進行的備貨也可能會產生較大損失。”平臺怨聲載道與稅制新政出臺節奏密切相關。
3月中旬,外界傳聞跨境電商可能在4月8日進行稅改;3月24日,相關三部委發布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4月8日起開始實行;4月7日晚間進口商品清單姍姍來遲。
稅改新政從坊間傳聞到正式落地,前后間隔不到1個月,快節奏的推進沒有設置緩沖期,諸多新規細則沒有明晰,不可避免引發一系列跨境電商亂象。天貓國際副總經理邢悅表示,電商行業歡迎繳稅透明化,新規將正式給予跨境電商這種創新模式一個“名份”,最大擔憂是一旦將跨境進口電商視同一般進口貨物管理,意味著過去2年跨境創新監管模式被推翻。
他進一步表示,稅改新政的匆忙實施,可能對全行業,尤其對希望進入中國的海外商家都會造成困惑和不安。的確,新政4月8日實施執行性脆弱,技術性方案和配套文件尚未出臺,不確定性和不可操作性非常明顯,政府需要重視各方呼聲。
事實上,海外商家、跨境電商平臺和消費者對新政的擔憂不是稅收本身造成的,而是政策不確定性造成的。2000元單次消費限額和20000元年消費限額的測算標準應該公示,否則難以打消全行業疑慮,新政有必要為未來市場的實際操作和發展留有空間。
除了進口商品清單和消費限額讓海外商家操碎了心,即便商品出現在清單上,商家同樣憂心忡忡。清單中保健品、奶粉、化妝品等熱門品類都附加限制條件,且無官方細則,海關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些貨品,極有可能采取“一刀切”態度,全部留在關外。
以明星產業保健品行業為例,清單不僅沒有把稅改說清楚,反而讓業界更加迷糊。清單出臺之前,德國保健品品牌Salus中國區負責人潘曉雯曾表態支持稅改,認為11.9%的稅率對品牌方定價的零售價格可能影響不大,擔心未能進入中國市場的相關產品可能此后也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換言之,潘曉雯并沒有因為清單出臺而改變,她在等待解釋正面清單的相關細則出臺以作出響應,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其處于被動地位。
同時,稅制新政對跨境電商流行的爆品打法將產生巨大沖擊。由于海外爆品品牌商供貨渠道不穩定,與國內平臺直接簽約合作可能性小,平臺為保證爆品供貨通常采用復合渠道,價格難以控制,毛利趨近于0。但即便如此,部分電商平臺仍時常出現斷貨無貨。
現在當政策紅利失去后,跨境電商在價格上幾乎沒有任何優勢。聚美優品高級副總裁劉惠璞也對跨境電商平臺推行爆品表示悲觀,直言難以生存,“國內品牌往往利用電商打造爆品的模式來解決產品庫存,但如果跨境電商只做爆品,陷入價格戰而不是做一些特色和長尾的商品,就很難生存。”
不可否認,此次稅收改革對于完全依賴保稅的跨境電商模式短期內影響比較明顯,但長遠來看,稅制新政對跨境電商行業加速成熟起到積極作用,引導行業‘由亂而治’。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政策明朗后后將帶來監管體系的成熟。
在新政出臺之前,跨境電商亂象叢生早已不是新鮮事,假貨泛濫、退貨難等問題嚴重制約行業發展。更為致命的是,不少跨境電商僅僅是為了跨境而跨境,缺乏核心競爭力,沒有在產業鏈深耕上下功夫,而是利用政策紅利來賺取利潤。
要知道,部分品類價格低,稅率起征點也較低,做一般貿易已經足夠,加上一般貿易按批發價征稅,而跨境電商按零售價征稅,沒有價格優勢。由于需要考慮與一般貿易利益平衡,稅收不會長期向跨境保稅傾斜,變革在所難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稅制新政出臺,未來保稅倉和保稅物流將不再是少數大型跨境電商平臺的獨特優勢,更多口岸、具備監管條件的監管區都可以開展保稅進口業務,這對各中小電商而言長期利好。
同時,跨境電商行業還有一個利好消息,稅制新政不會對用戶日益旺盛的海淘熱情造成多少影響。易觀智庫此前預測,2018年中國海淘人群將增至3560萬人,海淘規模將達1萬億元。
另外,保稅區紅利消失,直郵模式和海外供應鏈能力的重要性開始凸顯。保稅備貨和跨境直郵的區別在于先有貨還是先有訂單,前者先將商品囤在保稅區,用戶下單后商品從保稅區發出;后者是用戶下單后,商家在國外采購商品統一打包入境清關后,再配送到用戶手中。
曾碧波表示,“顯然,保稅備貨受模式所累,商品品類受限,往往主打低客單價爆款,供應鏈風險壓力大;相對而言,跨境直郵更適應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海購需求,時效穩定且供應鏈風險較低。”可以預見的是,跨境直郵將成為未來行業主流模式。
當然,跨境直郵也并非易事,直郵的碎片化組織模式難度巨大,無論稅制如何調整,短期內直郵物流和供應鏈組織上的全鏈條整合能力很難見成效,而且跨境直郵以航空運輸為主,成本難以降低,只能以長期經驗積累對資源做出最合理的配置,才能獲得成本優勢。
種種跡象表明,稅制新政除了給予跨境電商明確的法律地位,還將促進行業進入規范化、機制化、規模化的高速發展軌道,這是步入成熟期的標志,對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絕對利好。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