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電商下鄉“激活”絲綢之路古老技藝
2016-03-29 09:06:16
Landbridge平臺
借助中國電商加快下沉農村的大勢,眼下,新疆天山南北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過上“左手鋤頭,右手電腦”的新生活,絲綢之路上傳承已久的古老技藝漸漸走出靜謐的庭院或氈房,通過互聯網邁向廣闊市場,煥發新的生機。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喀什地區疏附縣托克扎克鎮,當地農民手工扎制掃把已有百年歷史。和臨近鄉村大部分農民一樣,阿不都熱依木的手藝也是代代相傳,可因為原料好,手藝精細,他扎制的高粱掃把總比別人多賣一兩元錢。
“新疆干果在網上口碑很好,我們的手工掃把能不能上網?”托克扎克鎮黨委書記許文杰萌生這個念頭后,立即注冊商標,開辦網店,村里的致富能手帶著鄉親們忙活起來,沒想到這“土里種出來的掃把”大有名堂。“一把掃把能掙四五元,按一戶村民一天扎30把算,一月就能掙3000多元,村里脫貧致富就有門路了。”
在天山以北的伊犁河谷,鞏留縣提克阿熱克鄉前進村的古麗娜蘭木·伊拉合買提也感受到電商的“魅力”。今年上大三的她將時尚元素融入絲綢之路上的古老手工藝織品——艾德萊斯,還成立了服飾設計工作室。眼下,工作室出品的服飾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到全國各地,還賣到土耳其、美國等。“工作室現有30多位師傅,我們從沒想過自己制作的服裝能銷到海外,這得益于新疆電商平臺的發展和交通、物流的改善。”
新疆地處四大文明交匯之地,多元文化也映射在民間手工制作中,絲織品、地毯、陶器、桑皮紙等手工藝制品傳承久遠,獨具特色。然而,受制于偏居一隅、流通滯后等因素,許多質優價廉的特色手工藝品及農產品仍“待字閨中無人識”。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推進,新疆不斷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截至去年,全區建成4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6個自治區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覆蓋南北疆的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體系,線上線下聯動的營銷格局激發了新疆特色手工藝品和農產品的新活力,也為農牧民脫貧增收創造了新的渠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