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佳能在中歐鐵路跨境物流的新模式
2015-12-28 09:26:19
Landbridge平臺
貫穿歐亞大陸的中歐鐵路是目前連接中國、中亞、東歐、歐盟的直接陸路大通道。得益于中國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政策的積極推動,中歐鐵路當前在東西方的經濟與文化交流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物流領域,中歐鐵路更是成為加速沿途各國進行經貿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本文以Canon佳能為例,看Canon佳能是如何借助中歐鐵路打造跨境物流新模式。
一、佳能中歐鐵路簡介
(一)長度: 10,515公里(鐵路:杜伊斯堡-武漢)
(二)途經國家:德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中國
(三)承載量:2015年1-10月該條線路進口總量為12100標箱,出口總量為7202標箱
二、佳能中歐鐵路物流運輸路線的優勢分析
相較于現有的海運及空運,此次開通的佳能中歐鐵路物流線路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時效性、成本、綠色物流以及貨物運輸環境的穩定性四個方面。
(一)耗時短,速度快
通過中歐鐵路這條線路大大提升了時效性,用時僅16天,較傳統海運運輸節省20天(縮短約56%),對于進一步快速響應并滿足用戶的提貨需求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二)成本低
首先鐵路物流對運輸產品的限制較少,同時鐵路運輸是航空成本的16.6%,可進一步節省生產流通、庫存中轉方面的成本。
(三)綠色物流,碳排放量低
采用鐵路的運輸方式比海運節省2個單位的碳排放,比航空節省98個單位的碳排放量,有效地緩解了環境的污染,削減了物流過程中的環境負荷,真正實現了綠色物流的理念。
(四)運輸環境穩定
鐵路在貨物運輸過程中能提供良好的平穩性,同時還具有溫差小、濕度低等特點,對于運輸精密儀器具有巨大的優勢。
除了借助中歐鐵路打造跨境物流的新模式外,佳能(中國)曾在2013年開通了“蘇州——成都”綠色直通物流線路,不僅大幅縮減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CO2排放量。在2014年5月,佳能推出了E-POD系統,為物流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持,將原需0.5至1天才能確認的收貨確認信息縮短至30分鐘,并有效解決了貨物運輸異常等情況,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約運輸成本。而此次開通中歐鐵路物流線,將有效完善中國與歐洲市場間貨物運輸途徑,并進一步提高佳能物流“全球化”的水平。
附:佳能集團相關介紹
佳能自1937年創業以來,始終秉承“共生”的企業理念,以創造世界一流產品為奮斗目標,向多元化和全球化發展。目前,佳能的事業以光學技術為核心,涵蓋了辦公產品、影像系統產品以及產業設備及其他產品等廣泛領域。
位于東京的集團總部與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以及日本的各區域總部緊密聯系,構筑了全球化與本土化有機結合的經營體制。1996年,佳能啟動了旨在實現以技術服務社會,成為全球范圍內被信賴、受尊敬的企業為目標的“全球優良企業集團構想”。 2015年是這一“構想”的第四階段的最后一年。目前佳能集團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合并結算子公司已達268家公司,員工191,889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