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成紅海,代購已死?
2015-07-07 10:21:57
Landbridge平臺
今年以來,跨境電商紅利不斷,先是之前化妝品進口稅下調,再是中韓、中澳自貿區協定先后簽訂,短短半年時間內,本是藍海的跨境電商就燒成了一片紅海。但跨境電商越是火熱,海外代購卻越是緊張起來了。
目前,大的跨境電商平臺有天貓國際、京東、亞馬遜中國和蘇寧等,細分的垂直領域則涌現了走秀網、網友考拉、蜜芽寶貝等,而一些傳統的零售企業也磨掌擦拳,準備布局跨境電商。
中國超萬億的海淘市場,在政策的紅利下,眾多企業謀求跨境電商發展。據億邦動力網報道稱,日前,京東集團CEO在澳大利亞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最近幾年網上代購的東西90%是假的。"隨后,某做澳洲商品測試的自媒體發布了一篇名為《京東謊稱Chemist Warehouse官方旗艦店,澳洲總部知道嗎?》的文章,指責京東平臺商家冒用澳洲著名連鎖藥房Chemist Warehouse名義銷售澳洲商品,同時未經授權銷售著名澳洲保健品廠家Swisse的商品,并對劉強東"網上代購90%是假的"及"個人代購能存活是因為灰色、違法、逃稅"等言論進行了駁斥。該文章快速被澳洲代購的微信號轉發。
此番論劍,可見海外代購與跨境電商的利益沖突多么強烈。但無論怎么看,跨境電商似乎都甩代購幾條街。
據了解,相對于吸引品牌商入駐,直接采購自營成為越來越多跨境電商的銷售模式。澳洲代購80%以上的商品則通過去澳洲本土市、藥店等渠道掃貨獲得,還有一部分規模大的代購則注冊了公司,直接向品牌商采購一部分貨。
隨著大規模的采購,跨境電商的商品成本無疑比代購更具優勢。代購的出路在哪?
有人士指出,跨境電商規模化的經營模式也導致了其覆蓋商品的能力有限,無法滿足消費者個人定制化的需求,在這樣的縫隙中,代購可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商品,搜羅獨特的商品。
但無論如何,代購的市場盈利被跨境電商蠶食已成定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