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我們奮進的足跡|“鋼鐵駝隊”馳騁新絲路
2025-01-06 11:45:56
Landbridge平臺
2024年7月27日,京津冀首趟跨里海中歐班列(石家莊—巴庫)從石家莊國際陸港啟程。本報首席記者 張 震 攝
2025年1月1日,石家莊國際陸港。一列滿載貨物的列車緩緩發車,駛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也是河北省2025年開出的首列中歐班列。
新絲路上“駝鈴聲響”,奏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時代樂章。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從石家莊國際陸港開行的中歐班列已累計突破800列,同比增長超過30.7%。不僅如此,從服裝、家具、家電等“老三樣”,到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在通過中歐班列出口的商品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出口占比超過50%。
班列開行越來越密,集裝箱越來越多,商品種類越來越豐富——中歐班列,正在讓京津冀和國外大市場緊緊連在一起,也讓石家莊成為“一帶一路”在京津冀的新起點。
近年來,在石家莊不斷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以石家莊國際陸港為樞紐的“鋼鐵駝隊”,往來穿梭于中歐、中亞以及國內的不同經濟產業帶,加快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自2018年石家莊國際陸港開行首趟中歐班列,燕趙“鋼鐵駝隊”的滾滾車輪,在亞歐大陸上呼嘯馳騁,18條國際運輸線路輻射亞歐大陸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行量、貨運量等多項指標穩居京津冀首位。
隨著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不斷推進,石家莊國際陸港鏈接全球的能力不斷增強,已成為京津冀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骨干通道,區域集結效應不斷顯現,一個更高能級的開放平臺正加速崛起。
一張網——
18條國際線路輻射亞歐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走進石家莊國際陸港,車來車往、川流不息,集裝箱整齊排列,龍門吊緊張作業。
聯通陸海,觸達世界。這里已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2200列,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運貨物超22萬標箱,貨值超350億元。
不靠海、不沿邊,作為內陸城市的石家莊,何以“通天下”?
2018年6月,石家莊首次開行中歐班列。從那時起,石家莊乃至河北,找到了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切入口。
“從最初的年開行量只有4列,到2024年突破800列,這里已成長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已經在陸港工作4年的場站調度人員崔子良,也是這一系列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在他看來,班列開行越來越密、集裝箱越來越多、商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已經成為這里的新常態,“中歐班列正在讓京津冀和國外大市場緊緊連在一起”。
特別是2024年,石家莊國際陸港開行中歐班列突破800列,同比增長超過30.7%,開行量繼續穩居京津冀首位,作為京津冀核心國際陸港的地位愈加鞏固。
作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石家莊國際陸港也正在不斷織密國際線路網絡:
2024年3月21日,京津冀首趟直通塞爾維亞中歐班列開通,有力提升京津冀對中東歐國家的輻射能力;
2024年5月9日,京津冀通往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中歐班列實現每周一班常態化開行,為“中國制造”提供了一條常態化的中歐經貿新通道;
2024年7月27日,京津冀首趟跨里海中歐班列(石家莊—巴庫)從石家莊國際陸港鳴笛啟程,成為河北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的生動實踐;
…………
目前,石家莊國際陸港依托中歐班列,已構建起東接海上絲路、西連陸上絲路、南向RCEP、北上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四向八通道”物流格局,開辟的18條國際線路,輻射亞歐5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快了京津冀對外開放的步伐。
單一的“線”,正在逐漸編織成輻射四面八方的“網”。
兩條“腿”——
“新三樣”加速出海 “重去重回”運輸忙
搭乘中歐班列,更多“石家莊制造”“河北制造”走向世界。
“玩具產品更新快,時間就是生命線。”聶文雷是石家莊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企業生產的自行車、兒童玩具車等產品每月都會通過中歐班列運到國外。“原先我們走海運,從國內到俄羅斯要50多天。現在搭乘中歐班列,運輸時間可以壓縮至十幾天,比空運便宜,比海運更快。”
隨著石家莊國際陸港常態化開行的中歐班列越來越多,聶文雷能做到“貨物想啥時候發就啥時候發”,相當于“出廠即發運”,交貨期更加穩定,即使是大訂單也能做到一個月交貨。
運輸快、交期穩,憑著這“一招鮮”,聶文雷的公司逐步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新興市場站穩了腳跟。
“從‘老三樣’到‘新三樣’,貨物清單上的‘主角’在不斷變化。”石家莊國際陸港總經理劉金朋介紹,從服裝、家具、家電等“老三樣”,到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貨品種類越來越豐富。
這些貨運品類,呈現出高端化特點。“比如說石家莊的藥品、安平的絲網、保定的汽車配件,戰略性新興產品占比超50%,附加值越來越高。”劉金朋說。
另外,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石家莊中歐班列另一個特點異常明顯——回程班列快速增長,“重去重回”運輸忙。
“自2024年8月份以來,石家莊中歐班列回程數量持續增加,發運效率不斷提升,回程班列數量已經超過去程班列數量。”劉金朋說。
據介紹,回程班列搭載的中亞地區的糧食、俄羅斯的板材和鉀肥等產品,頗受京津冀地區加工企業歡迎。進口貨物抵達陸港后,會通過鐵路、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快速分撥至京津冀和國內其他地區,有效縮短物流周期,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健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平臺——
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多向奔赴”
2024年12月3日,在石家莊海關所屬鹿泉海關監管下,23輛承載價值約610萬元、貨重約129噸汽車成套散件的貨車,經智能卡口系統自動識別比對后,順利過卡進入石家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至此,石家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關運行。
據介紹,接下來這里將全面開展保稅倉儲物流業務,發揮“中歐班列+保稅物流”功能疊加優勢,助力糧食、醫藥、農資、有色金屬、商品車等產業鏈延伸拓展,吸引更多外向型產業項目集聚,有力提升石家莊國際陸港對外開放平臺功能,促進全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作為提升樞紐和貿易效能的重要載體,石家莊國際陸港成功獲批并建成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也進一步拓寬了石家莊鐵路口岸服務功能,填補河北內陸直接開展進口糧油業務的空白,有利于進口糧食加工企業降本增效,有效帶動產業集聚,助推河北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今走在石家莊國際陸港,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一大批適鐵臨港產業項目加快施工聚集發展,“數字陸港”“智慧陸港”“零碳陸港”建設持續推進。依托馳騁不息的中歐班列,國際陸港正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多向奔赴”,推動開放型經濟在更大范圍實現發展。
以更大的平臺承接更大的市場。
在石家莊國際陸港,伴隨著2025年一列列中歐班列的發出,一系列工作也已經悄然開展:
加快構建國際化、高能級陸港物流體系;繼續推進中歐班列高效率、高質量、高水平運營;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助力適鐵臨港產業發展壯大……
合作共贏,休戚與共。新的一年里,中歐班列將繼續“點亮”更多夢想,駛向美好未來。
(來源:石家莊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