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因為中國,杜伊斯堡改變命運變成“希望的港口”
2021-03-12 09:16:51
Landbridge平臺
杜伊斯堡港是“新絲綢之路”在歐洲的終點。得益于與中國的貿易,去年對于這個歐洲最大的內陸港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城市的其他行業也將從(對華貿易)中受益。
盡管歐洲仍處于疫情中,但杜伊斯堡港卻沒有出現危機跡象。港口經理埃里希·斯塔克表示,去年港口經歷了一次“特別繁榮”,“我們的運輸量幾乎翻了一番,每周運行60列中歐班列”。
這一切源于杜伊斯堡加入著名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貨物通過貨輪和中歐班列運到這里,再分發到整個歐洲。在疫情時期,歐洲人越來越多從中國購買醫療和電子產品,且全球集裝箱船運價格急劇上漲,這令鐵路運輸更具競爭力。對于魯爾區正因結構變化掙扎的杜伊斯堡來說,與中國的緊密聯系及蓬勃發展的港口生意,意味著希望。這里原是德國重要的煉鋼中心,目前城市仍處于轉型期,失業率很高。該市超過1/10工作崗位都是由港口提供的。
諸如Gapcharge這類初創公司也得益于靠近港口的便利。這些公司在杜伊斯堡港設立辦公室。Gapcharge為物流業開發無線充電技術。公司負責人格萊格爾說港口是“理想的創業場”。這里能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且與中國有緊密的聯系,“我們的每個組件幾乎都來自中國”。
杜伊斯堡經濟發展局說,該市現在有約120家中國公司。自2014年初以來,數字已增長兩倍。鮑云丹(音)在當地一家咨詢公司工作,該公司為在德國的中國企業提供支持。她說杜伊斯堡在中國已廣為人知,甚至比科隆更有名。過去10年中,她的新家鄉逐漸變得更加“中國化”。城里出現許多中國餐館和商店,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多。
“新絲綢之路”曾是一條單向車道。當時,中歐班列返回中國的四個集裝箱中有三個是空的,但如今只有一個。杜伊斯堡有望成為德國的“中國城”。畢竟,這座小城目前已成為中國在德國的物流中心。
(來源:環球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