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再度為遠東開發“問診把脈”:人難留 錢難進 路難行
2018-07-30 11:36:49
Landbridge平臺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主持政府會議,與政府部長們一道再度為遠東開發“問診把脈”,討論通過額外措施加快遠東地區發展。此前,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曾指令為遠東地區發展撥付540億盧布,用于支持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毋庸諱言,俄羅斯政府對遠東地區發展“爬坡過坎”的速度并不滿意,多年來的紅利釋放并未填平東西部地區間發展鴻溝。
【人難留,福利政策要跟上】
為了在遠東地區聚攏人氣,俄羅斯政府近幾年的政策力度不可謂不大。2015年俄總統普京倡議實施“遠東一公頃”項目,并且通過立法確認,每名俄羅斯公民都有機會在遠東免費分到一公頃土地,無償使用5年后可以轉為私有財產。截至今年2月份,申請者總數已近11萬人,約有3.5萬余名俄公民通過“遠東一公頃”項目在遠東獲得了土地。“以地留人”產生了一定效果,但人口減少的大勢仍然難改。俄副總理特魯特涅夫坦承,俄遠東地區居民正對地區發展前景“用腳投票”,政府現在還未能有效阻止該地區的人口流失。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1月1日,俄遠東聯邦區人口總數為616.5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8萬人。
從7月18日政府會議釋放出的信息來看,俄政府擬雙管齊下鼓勵遠東地區開發。一是大力留人,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改善民眾生活條件。特魯特涅夫宣布未來俄政府每年將額外撥付300億盧布支持遠東地區社會發展,他特意強調這筆專款不是用來支持西伯利亞大鐵路現代化項目和遠東聯邦大學項目,而是用于社會保障措施。俄將對在遠東地區生育并撫養頭胎的俄籍母親每人給予15萬盧布的一次性補助,將用于支持第二個以及更多孩子的“母親資本”項目支出提升30%,同時降低有子女家庭的貸款利率。對于舉家永久遷移至遠東地區的俄居民,政府擬每人資助100萬盧布。根據普京總統指示,俄政府還將繼續大力支持濱海邊疆區“紅星”造船廠工人住宅項目,計劃投資超過20億盧布,其中9億盧布將在2018年至2020年由濱海邊疆區的財政預算支出,以期改善居民住房條件。二是大力引才,招攬先進人才落戶。在今年9月份即將于俄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召開的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上,人力資源發展將是一個重要的討論題目。未來3年俄政府將加大財政投入用于當地院校的硬件設施更新,俄遠東發展部部長科茲洛夫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俄正采取積極措施吸引高素質勞動者流向遠東企業。當前,在俄遠東地區實施的鉆石加工、油氣開采、新型船舶制造等項目都需要先進的智力支持。對此,俄遠東聯邦大學校長安尼西莫夫指出,遠東聯邦大學已經準備好為來遠東的新企業量身定制人才戰略。
【錢難進,投資環境待改善】
為了吸引投資,俄已在遠東設立了18個跨越發展區,并將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政策覆蓋到鄰近的5個地區。在跨越發展區,入駐企業可以享受到4年內免繳礦產資源稅(通常稅率為3.8%至16.5%),所得稅率前5年不超過5%,后5年不超過10%(基礎稅率為20%),入駐企業還能享受到海關免稅、國家監管簡化等便利措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外國投資者可以享受到關稅和簽證簡化措施,所得稅率在前5年同樣不超過5%,并且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
一系列優惠措施對俄遠東地區的投資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過去5年里遠東地區在全俄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份額增長了15倍,從2013年的2%增長到2017年的30%,2018年第一季度遠東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11.5%。但是,在不斷“錢進”的利好形勢下,亮眼數據背后仍有隱憂:一是盡管外國投資增速較快,但俄本國投資仍是絕對主流。2017年9月份時任俄遠東發展部部長的加盧什卡指出,在俄遠東地區投資總額中,俄本國投資占80%,外國投資僅占20%。二是外國投資方向主要是資源產品,在事關民生的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投資不足,難以為俄財政解憂。據俄遠東發展部2017年統計數據,包括礦產、化工、油氣在內的資源類投資占計劃投資的70%,其中8個重大項目擬投資1.8萬億盧布,占第二位的交通物流類投資,17個項目投資金額僅為1720億盧布。三是計劃投資與實際投資有“落差”。俄經濟學家娜塔莉亞·祖巴列維奇指出,現有吸引投資的措施并未完全發揮作用,畢馬威遠東項目負責人奧莉加·蘇里科娃對此也表示贊同,盡管跨越發展區和自由港政策刺激了項目發展,但是大規模投資的熱潮尚未出現,現在落地的是中型項目,諸多大項目的投資者還需時間思考最終決策。
俄在改善投資方面是否仍有努力空間?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首先,提供更為良好的營商環境仍是當務之急。在今年5月份召開的圣彼得堡經濟論壇上,特魯特涅夫承認對執法機關的管控是遠東地區吸引投資的主要問題,盡管已經做了許多改進工作,但仍遠遠不夠。不久前,特魯特涅夫再次指出,遠東地區應該大力減少對投資者的行政壓力。其次,如何充分調動起聯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是更深層次的考驗。地方政府是外國投資者打交道的直接對象,但責大權小,許多優惠政策的制定權、最終解釋權并不在地方。第三,俄在規劃制定、法律接軌、市場準入政策等方面仍有改進空間。記者在俄遠東地區采訪時了解到,如果在當地投資開發一個地塊,首先得厘清土地究竟是屬于聯邦中央、州或者邊疆區政府,還是所在市的,不同的歸屬有不同的審批程序,這樣的條塊分割很普遍,不僅是投資者的困擾,也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難題。
【路難行,基礎設施要翻新】
在今年7月初的一次會議上,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透露,現在俄遠東地區70%的區域尚無空中航線覆蓋,前蘇聯時期投入運營的機場和跑道僅有六分之一得以保留利用,同時俄交通部門對道路基礎設施的維護和投入不夠,大幅削減了地區道路網整修的補助資金。以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為例,該邊疆區在2013年獲得相應撥款40億盧布,2017年僅為5.36億盧布,2018年更是降至2.92億盧布。基礎設施落后不僅制約了外國投資者的積極性,也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因此,有居民在今年的“與普京直接連線”節目中直接向普京總統抱怨,從莫斯科飛往遠東烏蘇里斯克的機票十分昂貴,大大超出普通居民收入水平,使其難以承受返鄉探親的機票費用。
為完成普京總統有關經濟發展的“五月法令”,俄相關部門已經向俄交通部提交了發展區域和地方航空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議,擬在2024年前籌資860億盧布,翻修遠東地區的38個機場,遠東發展部同時建議聯邦政府為建設和整修地區道路網提供額外的財政支持,通過出行條件的改善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減緩人口流失的速度。此外,北極航線、西伯利亞大鐵路現代化項目、“濱海1號”和“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項目等俄政府重點實施的通道項目均在不同程度推進,未來有望使俄遠東地區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物流節點之一。
大力開發遠東已成為俄羅斯既定國策,改變當地發展環境自然難以一蹴而就,人難留、錢難進、路難行等固然是問題所在,但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呢?相信俄羅斯自上而下莫不認同遠東開發的重要性,但在這一問題的急迫性上未必形成了共識,只有真正將遠東開發當成重要而急迫的要事來辦,才能跨過心中最深的那道坎,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包容的胸懷、大氣的手筆勾畫遠東地區發展的光明未來。
(來源:中俄資訊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