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專家:東歐勞動力成本面臨中國競爭
2017-08-21 11:10:03
Landbridge平臺
有外美媒稱,就目前而言,要么從工資角度來看,中國將趕上部分歐洲國家;要么歐盟最新成員國的工資水平因為有關勞工的全球競爭——中國輕易地贏得了這場競爭——而受到限制。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存在。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8月16日報道,在上海(1135美元)、北京(983美元)和深圳(938美元),中國人的月薪中位數已超過歐盟最新成員克羅地亞的水平??肆_地亞的凈月薪中位數是887美元??肆_地亞2013年加入歐盟。
上海的工資中位數還超過了波羅的海地區兩個最晚加入歐元區的成員國——立陶宛(956美元)和拉脫維亞(1005美元)。2016年的政府數據顯示,另一個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的月收入中位數為1256美元。
過去10年中,歐洲一直試圖將來自東歐的低成本熟練工人并入歐盟。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全面融入全球勞動力大軍。中國和東歐勞工加入世界勞動人口,導致了世界范圍內非熟練工人和裝配線勞工的工資停滯。
俄羅斯外貿銀行資本公司經濟學家尼爾·麥金農說,在經濟學中,這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的扁平化”。
他說:“全球化的沖擊和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大增加了全球勞工供應。”對全球消費者來說,中國勞工的供給過剩和低成本中國產品流入世界經濟是一個福音。但這也意味著,東歐的某些產品和勞動崗位不得不同成本更低的中國展開競爭。除了供應鏈和市場,一個企業的最大成本就是勞動力。中國工人最終賺到了工資。這個世界出現了一句箴言:對于你能做出的任何東西,中國都能更廉價地做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工資水平與中國相似的東歐的命運就在意料之中了。中俄資訊網綜合報道。
中國為制造業勞工設定了價格。未來,中國還會為電商相關的物流設定價格。如果想讓自己的工資總額增加,一些歐洲人應該希望中國人的工資持續增長。
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份額已經從1990年的不足2%上升到如今的約15%。自1990年以來,中國市場已經加入全球經濟,這主要是由它的勞動力大軍引領的,因為中國的資本-勞動比率低于全球標準。中國現在剛剛開始自動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