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俄羅斯對中國整體投資較少 是遠東地區最大投資者
2016-10-31 14:28:15
Landbridge平臺
俄羅斯遠東招商與出口事務局CEO彼得·舍拉哈耶夫(Petr Shelakhaev)近日表示,在中國和俄羅斯,當企業進行投資或作出決策時,一般會向政府看齊,政治對企業決策影響很大。我認為,中俄之間的經濟差距將會跟上。
“中俄政治聯系長期以來就很緊密,過去幾年又進一步加強,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政治緊密來加強經濟紐帶。”舍拉哈耶夫稱。
數據顯示,相比歐盟和美國,中國目前對俄羅斯整體投資相對較低,而俄羅斯對中國的投資與出口與其他國家也有較大差距。在舍拉哈耶夫看來,俄羅斯對中國整體投資較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對中國的了解不夠和缺乏歷史聯系。
舍拉哈耶夫稱,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俄羅斯主要在歐洲進行投資,對中國幾乎不了解。不過現在歐洲經濟出現停滯,俄羅斯企業發現未來增長機會在中國。但當他們轉入中國時,卻沒有專門的知識。比如,俄羅斯要對中國出口,就遇到難以找到合適合作伙伴等問題。他認為,中國是競爭很激烈的市場,但在農業方面,俄羅斯對中國出口有很大優勢。
不過舍拉哈耶夫表示,目前中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投資者。目前該地區超過一半外資企業來自中國,而投資額則占該地區的30%以上。
很多中國投資者對遠東地區最大的擔憂是惡劣的氣候。舍拉哈耶夫表示,氣候不僅不是問題反而是優勢。實際上,俄羅斯44%的大豆都產自該地區。他舉例稱,類似芬蘭、加拿大等氣候寒冷國家,農業也發展不錯。
舍拉哈耶夫稱,投資者所追求的是清潔、生態安全的產品,而遠東地區的農產品都屬非轉基因的。中國對該地區的投資也主要集中在農業領域,其他還包括物流產業、油氣等自然資源開發等。
去年9月,俄羅斯政府新成立了專門針對遠東地區的人力資源發展局(The Agen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和遠東招商與出口事務局(Far East and the Agency for Investment and Export Promotion),前者旨在解決遠東地區勞力緊缺的問題,鼓勵接受俄西部地區甚至國外移民。后者即舍拉哈耶夫任職的機構主要工作任務為吸引跨越式發展區入駐企業、直接投資和促進出口。
此外,為吸引外資,遠東地區還開設了專門的經濟特區,對外資企業實施包括稅收減免、簡化監管審批等優惠措施。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