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歐班列東西向運量失衡?
2024-08-27 12:38:52
Landbridge平臺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1403列,同比增長12%,連續三個月單月開行超過1700列,展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然而,在運力持續增長的同時,艙位依然緊張,截止到本月,中歐班列歐線出口仍然缺箱,仍不能充分滿足國內企業的出運需求。
與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國出發到歐洲(西向)的班列箱量同比增長,但是從歐洲出發到中國(東向)的發運箱量卻在同比減少。這種明顯的東西向運量不平衡,影響了鐵路運輸的成本管控。為了能盡快重新投入到中歐的西向運輸上,大量鐵路車板在返程中空載,增加了過境運營商的成本壓力,為了緩解空載問題并吸引更多回程貨物,回程的中歐班列的運費遠比去程的低,以此作為調節手段之一,來力求平衡箱量供需問題。
造成中歐班列東西向運量失衡的現象,可能源于幾點因素:
中歐之間的貿易結構差異,即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遠超進口量。
跨境電商等行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出口激增,加劇了鐵路出口服務的需求。
紅海航運持續受阻,海運運力不足,價格上漲,與鐵路運價差距縮小,部分趕交期的貨物轉而選擇時效性更好的中歐班列,增加了鐵路出口貨量。
如何解決運量失衡的問題?
•優化運力配置:需求合理預測,保障歐洲進口班列的時效和穩定性,確保發運頻率和服務質量,吸引更多歐洲出口企業和制造商。
•供應鏈協同:加強與歐盟貨運代理及合作伙伴的協作,共同開發市場,為歐洲企業提供穩定、高效的出口解決方案。中歐班列的運行時間、線路和班次都相對穩定 ,更適合于附加值較高產品,以及有固定發運和時效需求的貨品。
•政策支持與激勵:爭取更多政策層面的支持,比如對回程運費補貼或稅收優惠等。
總之,解決中歐班列運量不平衡的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過加深跨境合作和政策引導,共同推動貿易結構的優化和物流效率的提升。
(來源:INTERMAX國際貨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