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集裝箱專用車的發展及分類
2018-06-26 10:57:32
Landbridge平臺
在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初期,通常是采用通用車輛來裝運集裝箱。如我國50年代投入使用的總重3t 集裝箱和70年代研制和投入運用的總重為5t 的集裝箱(高2450,寬2000,長1220-1285),分別采用30t、50t 和60t 敞車(砂石車)來裝運。由于敞車側板較高,裝卸作業時需要提升,影響裝卸作業效率;另外,在裝卸過程中集裝箱容易碰到敞車的側板和端板,造成箱體和車體的損壞。在運行過程中,由于集裝箱在車沒有加固,可能會使箱體竄動,損壞箱體和車體,同時還會造成貨物總重心的偏移。由于敞車在裝運集裝箱時存在上述問題,所以發展適合裝運集裝箱的專用車輛勢在必行。
鐵路集裝箱專用車在國際上的發展,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二次大戰后至50 年代末,是平車改造的時期。由于戰后各國集裝箱運輸的蓬勃興起,普遍感到使用普通敞車裝運集裝箱存在的問題,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證運輸安全,采用了平車改造的辦法。在舊有平車的基礎上,增設集裝箱緊固裝置。這樣裝卸集裝箱時降低了提升高度,提高了裝卸效率,并能保證運輸安全。
2、60 年代初至70 年代末,是集裝箱專用車的發展時期。60 年代以來,集裝箱運輸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特別是國際標準大型集裝箱的發展,促進了集裝箱專用車的產生。這種車輛通常是骨架式結構,在支承面上設有固定集裝箱的緊固裝置,車輛長度也比普通車輛長,通常是19.7m ( 60ft )長的集裝箱專用車(裝載2 個14.8m ( 45ft )或3 個9.2m ( 28ft )的集裝箱)。這個時期的車輛通常是多用的,既能裝國內集裝箱又能裝國際集裝箱,既能裝通用集裝箱又能裝拖車式集裝箱。
3、80年代以后,是集裝箱專用車向多樣化發展的時期。在80 年代以后,為了適應國際多式聯運的要求,車輛由進一步向大型化和高速化方向發展。出現了集裝箱絞接車組和雙層集裝箱專用車,在這些車輛上采用了高速防搖減振轉向架和先進的制動系統,以提高列車速度。此外,為了加快鐵路和公路的聯運,還出現了公路鐵路兩用集裝箱運輸車。
鐵路集裝箱專用車按車底板長度分類:
( 1 ) 40ft 集裝箱專用車。它具有兩個TEU 箱位,可裝載1 個13m ( 40ft )的集裝箱或2 個6.6m (20t )的集裝箱,也可裝載3.3m ( 10ft )和國內中小型集裝箱,適應面較廣,能靈活運用。如我國的X6A 型集裝箱專用車的車底板長度為13.0m 。
( 2 ) 60ft 集裝箱專用車。它具有3個TEU 箱位,可裝載1 個13m ( 40ft )集裝箱和1 個6.6m ( 20ft )集裝箱或3 個6.6m (20ft )集裝箱。這種長度的車輛也比較多。
( 3 ) 26m ( 80ft )集裝箱專用車。它具有個4TEU 箱位,適合裝載2 個13m ( 40ft )集裝箱。1961 年在美國最先使用。
( 4 ) 29.5m ( 90ft )集裝箱專用車。適合裝載2 個14.8m ( 45ft )集裝箱。1968 年在美國最先使用。
( 5 )其它長度的集裝箱專用車。為了適應各種非國際標準集裝箱的裝載,世界各國還制造了各種非標準長度的集裝箱專用車。如歐洲國家15.7m (48ft )的集裝箱專用車、德國的20.6m ( 63ft )集裝箱專用車、芬蘭的21.7m ( 66ft )集裝箱專用車等等。
(來源:港港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