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S、GRI、CISF…為你精心總結27種航運附加費(獨家6000字干貨等你來)
2016-05-16 08:53:21
Landbridge平臺
你有過被CIC、ECRS、GRI、CISF…迷暈的經歷嗎。。。
海運中的航運附加費真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啊。。。
有感于此,貨小賤痛下決心,精心總結了27個常見附加費。。。希望對你有所用撒。
01
緊急燃油附加費(EBS)
EBS是Emergency Bunker Surcharge的簡稱,意為緊急燃油附加費。EBS屬于海運費的一個附加費,和海運費一樣一般用美金結算。如果是FOB條款,這個費用應該由收貨方承擔,而不是發貨方承擔,因為EBS不屬于FOB當地費用。這個費用可以到付,也可以預付。
EBS一般是在國際原油價格快速攀升,船公司覺得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由于行情不旺又不方便及時上漲海運費的情況下,為了彌補快速上漲的成本,而臨時加收的一個附加費。
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目的港、不同的船公司,收費標準可能不同。一般根據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情況進行調整,也有可能沒收多久就取消。
02
集裝箱不平衡附加費(CIC)
CIC是Container Imbalance Charge的簡稱,意為集裝箱不平衡附加費。有時也稱為Container Imbalance Surcharge。顧名思義,這個費用是由于貿易量的不平衡或季節性變化導致貨流量和集裝箱的不平衡,船公司為了彌補調運空集裝箱的成本而加收的一個附加費。
(1)中國歷來都是鼓勵出口(出口退稅……)限制進口(進口征稅……)導致出口和進口貿易的嚴重失衡。比如一定時期內,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所有集裝箱貨物(以服裝鞋帽、日用百貨等一般工業品為主)使用了100萬個集裝箱,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以高科技產品為主)遠遠用不了100萬個集裝箱那么多。為了提高集裝箱利用率,船公司就必須把一些集裝箱空著(美國出口到中國沒那么多貨物可裝)運回中國。因為中國用箱多,美國用箱少。
中國到東南亞、中國到歐洲的航線存在同樣的問題,都是從中國出去的多,從東南亞、歐洲進來中國的少。
(2)海運集裝箱貨物運輸的季節性變化也會導致顯著的貨流量不平衡,北美、歐洲等西方國家通常是年初屬于運輸淡季,四、五份以后開始增多,到圣誕節前形成運輸高潮,貿易額大增。
(3)其實不只是中國,整個東亞地區出口到北美、歐洲的貨量都要顯著多于北美、歐洲進口到中國等東亞國家的貨物。遠東-北美航線、遠東-歐洲航線、東亞-東南亞澳洲航線都存在進出口集裝箱不平衡的問題。這個不但與國際貿易失衡有關,還跟貨物的種類、性質有很大關系。
03
緊急成本附加費(ECRS)
ECRS是Emergency Cost Recovery Surcharge的簡稱,意為緊急成本附加費。這個費用最TM莫名其妙了,看字面簡直是云里霧里,到底什么玩意兒啊?
直到現在我還沒完全搞懂,有人說ECRS可以叫做“惡劣天氣操作附加費”——比如不好的天氣狀況造成船舶運輸和操作成本的顯著增加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就要加收這個奇葩費用。
這項費用應該由誰負擔?屬于運費的附加費還是FOB本地費用?說法不一,有的是發貨方付,有的是收貨方付。
霸王費用?
無論EBS費用、CIC費用還是ECRS費用,一直都是有爭議的。
有人說,這些都是船公司的霸王費用,他們說了算——想收就收,貨主基本只有接受的份兒,沒有任何話語權。
船公司為了賺取更高利潤,各種各樣的附加費名目繁多(除了本文解讀的三個,還有CAS——Currency Adjustment Surcharge貨幣貶值附加費、Deviation Surcharge繞航附加費、Direct Additional直航附加費、GRI——General Rate Increase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PSS——Peak Season Surcharges旺季附加費、TAR Temporary Additional Risks臨時風險附加費等起碼幾十種!)船公司動不動就收這個費,那個費,就像苛捐雜稅一樣。
咋整?
在做C&F和CIF貨時,應盡量提前向貨代了解清楚可能要收的各種附加費,避免遺漏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損失。或者直接做FOB,讓國外客戶去指定貨代,運費和所有附加費都他們承擔,不用自己費心。
04
蘇伊士運河附加費(SCS)
SCS——Suez Canal Surcharge蘇伊士運河附加費:亞洲、大洋洲、東非等地區到歐洲的航線基本都要經過蘇伊士運河,船舶通過蘇伊士運河時船公司需要向運河當局支付一定的通航費用,這個成本船東通過蘇伊士運河附加費的形式向客戶收取。
05
巴拿馬運河附加費(PTF)
PTF——Panama Canal Transit Fee巴拿馬運河附加費:和蘇伊士運河附加費同理,遠東地區和美國西邊(簡稱美西)到美國東邊(簡稱美東)的航線一般都要經過巴拿馬運河,船舶通過巴拿馬運河時船公司需要向運河當局支付一定的通航費用,這個成本船東通過巴拿馬運河附加費的形式向客戶收取。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是世界上最主要和最繁忙的運河。
06
旺季附加費(PSS)
PSS——Peak Season Surcharge旺季附加費:這個費用一般在旺季貨運比較繁忙的時候很多船公司都會借故收取,跟我國的“春運”漲價有點類似。每年的4-11月份一般為世界貨運的旺季。
07
港口擁擠附加費(PCS)
PCS——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港口擁擠附加費:港口擁擠或特別繁忙時,船舶的等待時間和船期就會延長、拖輪費等靠港費用也可能增加,就會造成運輸成本大幅增加,船公司為了彌補這個成本損失,就會向托運人收取港口擁擠附加費。PCS根據不同港口不同時期不斷調整,有時這個費用甚至比運費還要高,所以在核算物流成本時,一定要盡量考慮周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08
臨時風險附加費(TAR)
TAR——Temporary Additional Risks臨時風險附加費:這個費用有點莫名其妙,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戰爭附加費,或者認為是戰爭附加費的另一種說法。
09
碼頭操作費(THC)
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碼頭操作費:可進一步分為OTHC——Origin Terminal Handling Charge起運港碼頭操作費和DTHC——Destination Terminal Handling Charge目的港碼頭操作費。
10
原產地收貨費(ORC)
ORC——Original Receiving Charge 本地收貨費/原產地收貨費/原產地接貨費:這個費用比較復雜,和碼頭操作費THC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ORC只在華南地區主要是廣東的港口有,THC則在所有港口(包括廣東的港口)都有。
ORC和THC只收取其中一個——如果收了ORC,就不會再收THC。如果收了THC,就不會再收ORC。
ORC專門針對從華南地區各港口啟運,目的港為北美、中南美、歐洲和北非等這些遠洋航線。華南地區各港口去到其他目的港的比如東南亞則跟其他地區的港口一樣,只征收THC。
ORC和THC收費標準不一樣:ORC一般是20英尺小柜141美元,40英尺大柜269美元;THC一般是20英尺小柜750元左右,40英尺的大柜1200元左右,不同船公司收取標準有所不同。
11
超長附加費(LLA)
LLA——Long Length Additional超長附加費: 也叫做Over Length Additional或Surcharge For Over Length。指單件貨物的長度超過了一定的標準(不同貨代或船東所規定的標準可能不一樣),需要特殊設備或者特殊操作,裝卸作業比較困難,或在船舶積載上需要特殊處理,為了彌補增加的操作成本而收取的一個附加費。
一般為超過9米就算超長,如果是集裝箱貨物一般規定大于6米就算超長,費率根據長度分級遞增。
12
超重附加費(HLA)
HLA——Heavy-Lift Additional超重附加費:也叫做Surcharge For Over Weight。指單件貨物的重量超過了一定的標準(不同貨代或船東所規定的標準可能不一樣),需要特殊設備(如重型吊機)或者特殊操作(如需要墊料、加固材料和人工進行捆綁或加固),裝卸作業比較困難,或在船舶積載上需要特殊處理,為了彌補增加的操作成本而收取的一個附加費。
一般為超過2噸、3噸或5噸就算超重,費率根據長度分級遞增。超重附加費按照重量計收,重量越大,附加費越高,如果要轉船,則每轉船一次,加收一次。
13
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
GRI——General Rate Increase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一般是南美航線、美國航線使用。這個不太好理解,所謂綜合費率具體有哪些?上漲到什么程度才會加收這個附加費?
可能是因為港口、船舶、燃油、貨物或者其他方面的種種原因,使得船公司的運輸成本明顯增加,船東為補償這些增加的開支,于是加收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筆者也不是很清楚,求大神指點迷津!
14
各種燃油附加費(FAF…)
燃油附加費反映了國際燃油價格的變動,尤其是當燃油價格變動較頻繁或變化幅度較大時,船公司為了彌補因油價上漲而增加的運營成本、轉嫁額外負擔而加收的一個費用,收費標準會隨著燃油價格的變動而調整。
這個費用根據不同航線或不同船東,有的根據基本費率的百分比加收,有的根據運費噸加收。燃油附加費有很多種類,比如:
FAF——Fuel Adjustment Factor燃料附加費/燃油調節系數 (一般用于日本航線)。
IFA——Interim Fuel Additional臨時燃油附加費。這個費用有時會因為只要一開始收就不容易取消,說是“臨時”其實變成了“長期”而引起質疑和爭議。
EBS——Emergency Bunker Surcharge緊急燃油附加費(一般用于澳大利亞新西蘭航線)。這個附加費與上面的臨時燃油附加費有點類似——本質上一樣,不同的叫法而已。既然是“緊急”征收的,一般是在燃油價格突然上漲,船公司來不及調整運費或其他附加費,為了彌補油價突然上漲而支出的成本,所收取的一個費用。
EBA——Emergency Bunker Additional緊急燃油附加費(一般用于非洲、中南美航線)。與EBS一樣,英文叫法不同而已。
……
15
直航附加費(D/A)
D/A——Direct Additional直航附加費:指船公司根據托運人shipper的要求,不經過轉船,不發生中轉,而是直接從起運港/裝運港運到該航線上某個目的港,所加收的一個附加費。
托運人所要求直接運抵的這個目的港一般為業務量較小或較偏的小港口(非基本港),直航到基本港是不會加收這個費用的。
而且,要求船公司直航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所托運的貨物必須1000噸以上,船東才會同意直航非基本港,并按規定加收直航附加費。
16
繞航附加費(D/S)
D/S——Deviation Surcharge繞航附加費:Deviation是偏離、偏航的意思。指由于一些突發或意外情況(如預定航線上發生動蕩、戰爭、運河關閉、航道阻塞等情況),為了船舶和人員及貨物安全,臨時改變預定航線,繞行其他航道或航線,延長了運輸距離,船東的開支相應加大,船公司為彌補這些額外開支,而向托運人加收臨時性的繞航附加費。
繞航附加費屬于臨時性加收的附加費的一種,突發或意外情況消除后,繞航附加費就會取消,該費用一般按基本運費的一定百分比加收。
17
目的地交貨費(DDC)
DDC——Destination Delivery Charge目的地交貨費/目的港交貨費/目的地運送費/目的港碼頭費:這個費用一般在海運拼箱業務中比較常見,特別是做拼箱貨門到門時,都會有這個費用。即使不是這種叫法,比如送貨費、交貨費、派送費等,本質上一樣,不同叫法而已。
DDU、DDP等條款時,這個費用才有賣方/發貨方shipper負擔,否則都是由買方/收貨方consignee支付。比如CIF條款——買方/收貨方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所以目的港一切費用包括DDC均由方/收貨方承擔。
18
集裝箱服務費(CSC)
CSC——Container Service Charge集裝箱或貨柜服務費:具體是針對集裝箱的哪方面服務?筆者也不是太清楚。什么時候收?是不是針對特定港口才會收?比如到非洲某個港口可能就要收取這個費用?求大神指點!
集裝箱服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保管、調運、租賃、發放、交接、檢驗和修理等一系列箱務管理活動。集裝箱服務和集裝箱管理對于降低集裝箱綜合成本、減少置箱投資、加快集裝箱轉周、提高利用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19
設備位置附加費(EPS)
EPS——Equipment Positioning Surcharge或Equipment Position Surcharge設備位置附加費/集裝箱位置附加費:這個費用也讓筆者感到茫然——具體指的是什么呢?什么情況下才會加收這個費用?
請教度娘,還是沒找到滿意的解釋,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與放置集裝箱位置以配合出口貨物位置有關的一個附加收費。還有一個說法是:設備位置附加費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工程造價中的設備的運輸、安裝、檢測、調整、操作等各種有關費用。還是讓人感到云里霧里,是不是?求大神指點!
20
貨幣貶值附加費(CAS、CAF)
CAS——Currency Adjustment Surcharge貨幣貶值附加費:當運費的計收貨幣發生明顯貶值時,船公司就會因為貨幣貶值而受到較大損失。船東為了彌補損失,就會通過加收貨幣貶值附加費的方式把損失轉嫁給托運人/貨主。這個費用在美元貶值較快時,通常都會加收,因為在跨國遠洋運輸中,運費一般用流通性最強的硬通貨——美元結算。
CAF——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貨幣貶值附加費系數:這個費用本質上和CAS一樣,不同的說法而已。
貨幣貶值附加費(系數)也叫Devaluation Surcharge或Depreciation Surcharge——Devaluation和Depreciation都是貨幣貶值的意思。更準確地說,Depreciation是指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本國貨幣貶值;Devaluation是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由本國央行人為降低實際匯率。
21
自動艙單系統錄入費(AMS/ACI)
AMS——Automatic Manifest System自動艙單系統錄入費:用于美加航線,美國特有——所有到美國的貨物或經美國中轉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物都要進行AMS申報(裝船前24小時)。AMS也叫24小時艙單系統/美國反恐艙單系統。
加拿大的艙單申報也差不多,只不過加拿大的叫做ACI——Advance Commercial Information(加拿大海關的規定,所有到加拿大的貨物或經加拿大中轉到其他國家的貨物都必須在裝船前24小時向加拿大海關申報),跟美的AMS十分相似。
22
入境摘要報關單(ENS)
ENS——入境摘要報關單Entry Summary Declaration:這是歐盟各國海關的提前艙單規則。自2011年1月1日起,歐盟對前往(所有進口到歐盟的貨物)或途經(所有中轉的貨物、所有過境的貨物、所有船上未卸貨物等)歐盟港口的所有貨物強制執行“艙單提前申報”的規則,該規則適用于全部28個歐盟成員國,以及挪威、瑞士、土耳其等。
歐盟28個成員國如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瑞典、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克羅地亞。
23
選擇卸貨港附加費
選擇卸貨港附加費簡稱“選港附加費:英文叫法Optional Fee/Optional Additional /Optional Surcharge,是指托運方/貨主在托運時還沒有確定具體的卸貨港,只是要求在預先提出的兩個或以上港口中選擇一個港口卸貨,船公司為此加收的附加費。
24
變更卸貨港附加費(ADS)
變更卸貨港附加費,英文Alternative of Destination Surcharge,簡稱ADS,指托運方/貨主要求改變貨物原定的卸貨港,要求在另一個之前沒有要求的港口卸貨,在海關等有關當局準許,船公司也同意時,所加收的一個附加費。
25
冰凍附加費
冰凍附加費,英文名稱Ice Surcharge,不太清楚什么情況下會收取,好像是說在遭遇冰凍這種惡劣天氣時,船舶會壓港、等待、延誤、破冰等額外費用,船公司為了彌補這部分開支,轉嫁額外費用,而向托運人/貨主收取的一個附加費?
26
洗艙費
洗艙費 (Cleaning Charge),也叫洗艙勞務費、掃艙洗艙費。這個費用一般在散雜貨運輸時比較常見。掃艙是指在船舶卸貨完畢后,至下航次受載前,由船員或第三方勞務公司將船艙打掃干凈,以達到適貨的要求。洗艙是指對船舶貨艙進行清潔,用海水或淡水清洗,或用清潔劑進行清潔。
27
中國進口服務費(CISF)
CISF——中國進口服務費China Import Service Fee:這是歐洲專門針對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所收取一項費用。中國產品出口到歐洲經常有這個附加費,通常由目的港代理向收貨人收取。這個費用一般由買方支付,但也可以由賣方支付。最好在訂立合同時就協商確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這個費用在不同目的港所在的國家可能有所不同,取決于那個國家的具體政策。無論整箱還是拼箱,費率基本都是固定的,但是拼箱容易出現高收的情況,尤其是當裝運港的費用特別低的時候,因為CISF和國內的拼箱費用息息相關,裝運港的費用低,國外的CISF等費用就高。
有些貨代為了攬貨,裝運港的費用報得低甚至不收費,但是在目的港對CISF等費用向收貨人高收,輕則引起客人不滿或投訴,重則索賠甚至不再合作。因此,在向貨代詢價時一定要問清楚, CISF等目的港費用是多少?做到心中有數。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