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亞洲之窗”的美譽。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背靠我國東北和華北經濟區,北鄰俄羅斯,西連蒙古國。全市總面積730平方公里,人口23萬。居住著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下轄國家級的中俄互市貿易區、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國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賚諾爾礦區和自治區級東湖創匯農業區。WNN大陸橋物流聯盟
滿洲里口岸地處亞歐第一大陸橋的交通要沖,是我國環渤海港口通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的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陸海聯運大通道,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2002年喜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城市殊榮,2003年,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榮獲自治區七星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WNN大陸橋物流聯盟
滿洲里市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魅力無窮,被譽為“北疆明珠”。綠草如茵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遼遠無際;碧波蕩漾的呼倫湖,纖塵不染;巍峨聳立的國門,莊嚴肅穆;熱情奔放的蒙古風情,雄渾厚重;承繼遠古文明的扎賚諾爾文化,源遠流長;中西交融的城市風格,獨具魅力。這一切編織成一幅幅自然生態與現代景觀、遠古文化與現代文明、民族文化與異域風情交融和諧的優美畫面,令無數海內外游人心馳神往。
經過百年風雨洗禮和十年開放磨礪,滿洲里市已經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口岸名城。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滿洲里是我黨與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四十年代,蘇聯紅軍從這里打響了歐洲戰場支援太平洋戰場的第一槍;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滿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蘇聯軍援物資運往前線;建國初期,面對帝國主義的海上封鎖,滿洲里作為共和國的主要外貿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的經濟建設。
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后,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邊境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系;形成了貿易、金融、運輸、倉儲等綜合發展的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體系;構建起了易貨貿易、現匯貿易、旅游貿易、轉口貿易并存的對外貿易格局。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鐵路、公路、管道和航空并舉的立體化運輸體系日臻完善。旅游產業獨具特色,異域風情游、跨國商務游、自然生態游并重的旅游產業框架正在形成。10年來,滿洲里口岸共疏運進出口物資5500多萬噸,上繳關稅、代征稅120多億元,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今日的滿洲里正以中國改革的縮影、向北開放的窗口、亞歐陸橋的樞紐的嶄新形象屹立于祖國北疆。
歷史沿革
滿州里市 黑龍江省曾轄市縣。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大興安嶺嶺北中俄邊境,今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邊境口岸城市。滿洲里,清代,屬黑龍江將軍呼倫貝爾副都統銜總管(后為呼倫貝爾副都統)轄區。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中東鐵路西部線建成后,建立火車站,因是從俄國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當時慣稱“滿洲”)的首站,故名“滿洲里站”。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設滿洲里鐵路交涉分局。1909年10月(清宣統元年九月),黑龍江行省于滿洲里正式設置臚濱府,1912年1月被廢止。1920年2月,復設臚濱縣。中華民國時期,1923年4月,將滿洲里鐵路交涉分局改為滿洲里市政分局,隸屬東省特別區管轄。東北淪陷后,1933年1月,偽滿取消臚濱縣,設滿洲里辦事處。1936年1月,改為滿洲里市政管理處,1940年改為滿洲里街。1941年1月,改為滿洲里市,隸屬興安北分省管轄。1943年10月,改隸興安總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隸屬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1949年4月,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納盟。1953年4月,改由內蒙古自治區直轄。1954年5月,改隸呼倫貝爾盟。1969年7月,與呼倫貝爾盟一起劃歸黑龍江省管轄,仍隸呼倫貝爾盟。1979年7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仍隸呼倫貝爾盟。1990年全市總面積696.3平方千米;總人口13.7萬,漢族占絕大多數。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行政區劃
2000年,滿洲里市轄10個街道、1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8111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道北街道 18904 、興華街道 19542 、東山街道 10458、 道南街道 25025 、扎賚諾爾礦區第一街道 17736 、扎賚諾爾礦區第二街道 17924 、扎賚諾爾礦區第三街道 15648 、扎賚諾爾礦區第四街道 14623 、扎賚諾爾礦區第五街道 14162 、扎賚諾爾礦區靈泉街道 17056 、新開河鎮 10034
滿洲里市行政區劃一覽:(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資料。根據當時《內蒙古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道北街道:轄 文明、海關、富華3個社區居委會。
興華街道:轄 湖北、湖東、湖西3個社區居委會。
東山街道:轄 怡圓、新世紀、東興3個社區居委會。
道南街道:轄 云杉、丁香、阜城、天橋4個社區居委會。
扎礦區第一辦事處:轄 新開街、友誼、聯營3個社區居委會。
扎礦區第二辦事處:轄 新華、勝利、光榮、道北、東風5個社區居委會。
扎礦區第三辦事處:轄 強盛、同心、西鐵3個社區居委會。
扎礦區第四辦事處:轄 榕欣、清泉、新村3個社區居委會。
扎礦區第五辦事處:轄 靈北、建設、西山3個社區居委會。
扎礦區靈泉街道:轄 光明、航運、建華、邊疆、建材、興盛、興泉7個社區居委會。
新開河鎮:轄 勝利、站前、興農、鐵北4個社區居委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