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水聯運和鐵路國際聯運
2013-06-30 18:11:28
Landbridge平臺
鐵水聯運
綜合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發揮各自的優勢,是國家在運輸組織工作方面的重要方針之一我國土地遼闊,幅員廣大,有河流40多萬公里,內陸有較大的天然湖泊5個,長江、珠江、淮河等干支流各大水系流域面廣,水量充足,終年不結冰,航運條件好。加上我國海岸線長,約有18000多公里,并有常年不凍的港灣,因此,航運自古以來就成為我國傳統的主要運輸方式,為民間普遍利用,并有通過水陸碼頭轉運或聯運的經驗。鐵路運輸快捷、運量大,但需要解決集散問題,船舶的載運能力較大,又能通達腹地和邊遠地區,因而組織水陸聯運就成為綜合利用各種運輸工具的重要環節。
我國鐵路于1955年2月開始試辦糧食水陸聯運,公布了《糧食水陸聯運試行辦法》及《糧食水陸聯運辦事細則》。1958年9月1日起正式實行水陸貨物聯運。鐵道部與交通部于1961年聯合頒布了《鐵路和水路貨物聯運規則》,它對大宗貨物聯運的有關內容、制度、辦法和費率都作了相應的規定,對水陸聯運貨物實行一次托運,一票到底,代辦中轉,全程負責的聯合運輸。
中國實行水陸聯運以來,隨著鐵路和港口的建設和發展,辦理水陸聯運換裝的站、港不斷擴展,聯運貨物種類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大宗貨物的重要運輸方式,其中以煤炭、木材、糧食所占的比重最大。到1990年除西藏、臺灣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區基本上均已辦理水陸聯運。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沿海、長江和內河水運干線水陸聯運的貨運量約占總貨運量的40%以上,在鐵路總貨運量中,水陸聯運貨運量約占5%左右。特別是當鐵路或水路干線發生自然災害和站、港堵塞等緊急情況時,水陸聯運就可以靈活調整大宗貨物的運輸徑路,及時疏通鐵路或水路積壓急運的物資,充分顯示水陸聯運的越優性。
在目前中國水陸聯運雖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許多可以通航的河道被堵塞,內河通航里程減少;許多重要水系,如珠江、淮河、運河、贛江有條件辦理水陸聯運的江河,迄今尚未系統的開展水陸聯運;現行計劃管理體制計劃審批權限過于集中,不能適應當前改革開放的客觀要求,按照經濟合同法的要求,現行的《鐵路水路貨物聯運規則》對承托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尚不夠完善、明確;對零擔貨物的干線聯運,因運量零星,到點分散,換裝站港不能及時接轉,換裝包干費比較低,已基本處于停辦狀態。另外聯運收費的清算辦法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存在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并進一步提高水陸聯運的管理水平和作業效率,就能促進水陸聯運進一步發展,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要求。
鐵路國際聯運
國際旅客聯運業務
為了加強與社會主義各國的聯系,適應國際交往的需要,中國鐵路于1951年開辦了與蘇聯的聯運業務。1953年12月7日,莫斯科開出的試運直通客車到達北京。1954年1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蒙古、民主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等10國開辦了聯運業務。從此陸續開行了至鄰國首都的國際旅客列車。1954年1月31日北京經滿洲里至莫斯科直通旅客列車正式通車,鐵道滕代遠部長親臨北京前門車站剪彩,該列車單程運行8900公里,是當今世界上定期開行的行程最長的國際旅客列車。
1954年6月3 日,中朝聯運客車開始運行,由北京首次開出直達朝鮮首都平壤的直通旅客列車。
1955年8月2日,中越鐵路聯運通車典禮在北京站舉行,北京到越南首都河內的直通客車正式開行。同年12月26日,北京到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直通旅客列車通車。
1956年1月4 日,中、蒙、蘇三國聯運客車通車典禮在北京舉行,北京經烏蘭巴托到莫斯科的直通旅客列車開始運行。1960年5 月24日,第一次由中國鐵路提供客車并擔當乘務的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3/4次直通旅客列車自北京開出。
1979年4 月4日廣州——九龍直達特別旅客快車正式通車。
為了進一步發展國際旅客列車聯運業務,1960年開始,利用莫斯科與東歐各國首都、以及與非《國際客協》參加國的首都和大城市間直通客車聯系的條件,旅客可以在國內北京、上海、廣州、沈陽等22個旅客聯運站購買到莫斯科或與之有直通客車聯系的任何一國的國際聯運客票。
各次國際和境外聯運旅客列車,除1979年中越發生邊境事件北京——河內的直通旅客列車停止開行外,一直正常運行,對于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友好往來發揮了積極作用。
根據旅游事業的發展需要,1985年9月18日,首次組織開行了從瑞士的蘇黎士經西歐一些國家到中國,橫貫歐亞大陸的“東方快車”。原來西歐國家開行的只能到達亞洲西部邊緣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的豪華列車,得以進入中國并直達香港,并經海運到日本。這趟快車從西歐出發,途經八個國家和地區,行程1.4萬公里左右,在世界鐵路史上堪稱壯舉。這趟豪華快車,由供旅客們乘坐的帶衛生間的高級臥鋪車廂,內設鋼琴的豪華酒巴車、餐車和行李車級成,集旅游、休息、娛樂于一體,深受國內外旅客歡迎。同時,還多次開行往返北京至二連、大同、太原、西安、洛陽、無錫、蘇州、上海、杭州、桂林等旅游勝地的“豪華列車”,適應國內外游客的需要。
國際鐵路貨物聯運業務
1951年3 月,中蘇雙方鐵路代表在北京舉行會議,簽訂了中蘇鐵路聯運協定,決定自1951年4 月1 日起開辦中蘇鐵路貨物聯運,同年11月1日蘇聯與東歐各國實行了八國聯運。
1953年7月2日至31日在蘇聯莫斯科舉行國際鐵路客、貨聯運協定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會議決定自1954年1 月1 日起實行11國鐵路貨物聯運。從此,中國鐵路與東歐國家鐵路間實行了國際貨物聯運,同時廢止中蘇聯運協定。
中國同朝鮮鐵路客、貨聯運,是根據兩國鐵路1954年1 月25日簽定的《中朝兩國鐵路協定》并自同年4 月1日起生效實行而開辦的。
中國同蒙古鐵路雖然自1954年1 月1 日起同時參加與蘇聯和東歐各國之間的鐵路聯運,但是中蒙兩國和中蒙蘇三國鐵路真正開始聯運的時間是1956年1月4 日。因為1954年中蒙兩國鐵路尚未接通。在這之前,1952年9 月15日,中、蘇、蒙三國政府簽定了關于修建集寧到烏蘭巴托鐵路、開辦三國之間鐵路聯運的協定。集寧經二連到國境線的鐵路(集二線、寬軌1524毫米)于1953年5 月動工修建,1955年12月1 日竣工,正式交付使用。烏蘭巴托經扎門烏德到國境線的鐵路(寬軌1524毫米),也于1955年底由蒙蘇兩國修通。1956年1月3日在中蒙邊境舉行了兩國鐵路接軌典禮。1956年1月4日,中、蘇、蒙三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宣布烏蘭巴托至集寧鐵路建成和開始辦理貨物聯運。1965年9月21日以后,集二線軌距由1524毫米改為準軌1435毫米。
中國同越南鐵路聯運是1955年8月1日開始的。1954年12月15日中國湘桂鐵路南端憑祥至友誼關(原名睦南關)段竣工。之后,在中國的援助下,1955年2 月越南河內至同登的鐵路修復,并延伸至友誼關,中越兩國鐵路接軌。1955年5 月25日,中越兩國鐵路代表在北京簽定了《中越鐵路聯運協定》和《中越國境鐵路協定》,中越鐵路于同年8月1 日開始辦理貨物聯運。
目前,中國鐵路辦理國際鐵路貨物聯運業務,有各鐵路局和分局共有五千多個車站。對外開放的國際鐵路聯運口岸站有丹東、圖們、集安、滿洲里、綏芬河、阿拉山口、二連。
中國鐵路還開辦了國際聯運大陸橋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業務。
我國對國際聯運客車的規定
1.凡參加國際聯運的我國客車,必須符合《國際旅客聯運車輛使用規則》和《國境鐵路會議議定書》中規定的技術條件。在車體外側中央部懸掛國徽。
2.聯運到國外的我國客車,其車體和準軌轉向架的保養,由配屬局負責。配屬段應組織專業人員,對聯運客車的到達、始發、維修保養施行包檢、包修、包乘制。
3.聯運過軌客車的寬軌轉向架的輔修和日常維修保養工作,由換裝站所在鐵路局負責,指定專業人員施行包檢、包修、包換制。
4.他國所屬聯運客車,進入我國國境時,由入境站列檢,折返時,由折返段庫檢進行全面技術檢查,對發現的故障按有關規定處理。必要時編制記錄。
5.客列檢對聯運客車進行通過技術檢查,積極處理故障,必要時編制記錄。
我國對國際聯運貨車的規定
1.聯運使用的貨車,應挑選有MC標記并符合《國際鐵路貨物聯運車輛使用規則》和《國境鐵路會議議定書》中規定的,車輛交接技術條件的貨車。
2.車輛的維修由車輛所在路負責,如車輛所在路不能修理而委托車輛所屬路修理時,應編制記錄,向車輛所屬路支付修理費用。
3.在國境站進行車輛交接發現車輛路徽不清,不能判明車輛所屬路或該車路徽和車輛所屬路不符時,雙方交接人員應立即將該車扣留,請示雙方鐵路中央機關。對路徽與所屬路相符,而標記有問題的車輛,應由車輛所屬路負責糾正,而后進行交接。
4.國境站間應備有為列車服務的專用守車,在守車兩側用白鉛油涂打“××站××站間專用”字樣。對守車的交接按守車交接簿辦理。外國車輛在我國各鐵路局運行時,應與本國車輛一樣檢查維修,保證行車安全。不得涂改標記及改變車輛結構。定檢到期時,送回車輛所屬國施修。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